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完全线加热成形的钢板弯曲成形自动化研究

张雪彪  杨玉龙  刘玉君  
【摘要】:本文提出了船体曲面板完全感应加热成形工艺过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了钢板曲面的加热线布置。然后,简要地介绍了高频感应加热成形设备及其应用方法;通过一个感应加热实例的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说明了感应热源不但可以应用于钢板的弯曲成形工艺,而且具有加热速度快的成形特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留根;感应加热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J];工业加热;1986年06期
2 李延祥,黄金亮;D级抽油杆串联感应加热快速调质[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花皑;在线快速感应加热系统[J];工业加热;2000年02期
4 张恒华,许珞萍,邵光杰;铝合金半固态感应加热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S2期
5 李劲伟,梁文林;一种感应加热电源频率跟踪控制系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朱知本;电红外感应加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1983年04期
7 章家岩;感应加热涡流场及工程设计问题的讨论[J];工业加热;1995年06期
8 花皑;世界领先的线材感应加热装置[J];工业加热;2000年02期
9 陈留根;感应加热热处理用线圈的最新设计[J];工业加热;2000年03期
10 陈留根;感应加热热处理用感应线圈的最新设计[J];工业加热;2000年06期
11 梁玫;;感应加热行业的巨人企业——访应达中国集团执行总裁(CEO)陈鹰博士[J];现代零部件;2008年09期
12 陈次颖;;电磁钢板矫平机[J];造船技术;1989年03期
13 吴清平,靖树君,王伟竹;感应加热炉的研制[J];煤矿机械;2000年08期
14 陈留根;镀层重熔用薄板感应加热装置[J];工业加热;2000年03期
15 郭剑鹰 ,吕恬生;模糊感应加热控制器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12期
16 嵇国金,马奎;用于热水供应系统的感应式加热装置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1期
17 曹嘉新,戴一一,屠挺生;锻坯感应加热的有限元分析[J];上海金属;2003年02期
18 张月红;;感应加热温度场的实验与仿真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04期
19 ;技术动态[J];新技术新工艺;1988年01期
20 王力,齐铂金,赵晶,张伟;串联式感应加热输出回路伪谐振现象的探讨[J];焊接技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彪;杨玉龙;刘玉君;;基于完全线加热成形的钢板弯曲成形自动化研究[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晶;齐铂金;陈景武;;感应加热中延伸电缆的选择和设计[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3 王克鸿;徐越兰;余进;;钢表面感应熔覆纯铜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4 闵永安;王桢;邵光杰;符仁钰;朱雅年;;汽车稳定杆组织与疲劳性能研究[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5 StanleyJ.Kletch;EdwardJ.Rylicki;;带感应加热过渡段的燃气式连续退火炉系统[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6 王四亭;朱洪滨;朱烨;侯印春;;感应加热顶部籽晶法生长钛酸钡晶体[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汤小娇;;一种新型螺旋叶片成形工艺加热系统的研究[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继成;;基于ANSYS的磁悬浮金属材料感应加热数值分析[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9 董祥林;;感应熔结合金涂层的结构及其耐磨性[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10 胡铁军;王克争;张滨;;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研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明;感应局部加热封装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庞玲玲;行波感应加热问题的研究及粒子群算法的改进[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晓光;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及其优化问题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石伟;感应加热煤粉多级无油点火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3年
5 张春祥;磁性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感应加热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门正兴;电阻连续加热成形电—热—力耦合试验及模拟[D];重庆大学;2010年
7 徐鸿博;电磁感应加热尺寸效应及其BGA封装互连新方法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陈明祥;基于感应加热的MEMS封装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恒华;铝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形技术及其仿真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10 黄永俊;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工艺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晨光;42CrMo钢轴类件变功率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马玉荣;镁合金保温炉内温度场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3 汤猛猛;铜铝导管接头感应加热参数敏感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朱翠玉;感应加热技术的应用及有限差分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曹宏;大型工件感应加热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6 金玉龙;基于ANSYS的电渣炉感应加热耦合场的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7 杨玉龙;钢板高频感应加热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毅静;预应力钢丝感应加热电磁能量转换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赵辉;数字式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晓鹏;厚壁管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感应加热还原炼镁装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江苏 黄启军;KGPS型宽频带感应加热中频炉的“怪病”[N];电子报;2007年
3 郭廷杰;提高生产效率 消除产品缺陷[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通讯员 武云飞;欧洲强企再次登陆兖州[N];济宁日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冯晓伟 梁红兵;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功率及无线通信器件成亮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玉溪:科技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N];云南科技报;2005年
7 廖建国;钢铁生产工艺中加热和冷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陈坚;狠抓企业管理 发展多种经营[N];中国包装报;2000年
9 ;铌在高强度油井管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10 老凯;选几款小家电为过年助兴[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