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热尾流在海洋环境中的传质传热特性研究
【摘要】:潜艇热尾流与周围海水的温差信号是红外探潜与热尾流鱼雷制导的基础。本文建立针对某型号实艇模拟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潜艇热尾流在海洋环境中的传质传热特性。热尾流的排放轨迹显示在短时间内热尾流的浮升作用不明显,尾流区温度的升高主要因为排放出的热水与周围海水的热交换引起。在距离螺旋桨较近的区域,温度呈现振荡快速下降的过程。在远离潜艇的区域,温度呈现缓慢下降的过程。排放热水与周围海水传热的影响要早于热尾流浮升的影响。
|
|
|
|
1 |
顾建农,张志宏,郑学龄;潜艇热尾流特性的计算模型与试验研究[J];鱼雷技术;2003年01期 |
2 |
于杰;黄韦艮;;潜艇热尾流研究进展[J];鱼雷技术;2006年01期 |
3 |
薛蒙;金仁喜;范春利;杨立;;舰船热尾流的测试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
4 |
顾建农,郑学龄;舰船热尾流研究述评[J];鱼雷技术;1999年02期 |
5 |
顾建农,郑学龄,杨立,吴胜权,冯士芳;舰船热尾流特性的试验研究[J];鱼雷技术;2000年04期 |
6 |
高江;张静远;杨力;;舰船气泡尾流特性研究现状[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4期 |
7 |
季明彬;高晓霞;;基于激光雷达测风数据的复杂地形下风力机尾流特性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02期 |
8 |
焦鑫;陈为国;张志军;沈明强;张宇;;基于偏航尾流模型的风场尾流主动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年05期 |
9 |
赵宁宁;陈越;李晓晨;魏志强;;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标准的安全性评估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年04期 |
10 |
谷润平;代树旺;魏志强;;基于安全阈值的尾流危险区评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年05期 |
11 |
张晓怀;陈翾;杨立;;潜艇热尾流红外特征分析与计算[J];激光与红外;2007年10期 |
12 |
王江安,国妍,顾建农;红外探潜热尾流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2年03期 |
13 |
王向坤;李予国;李建凯;朱心宇;;有限水深海浪背景下船舶尾流感应电磁场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12期 |
14 |
于嘉晖;陶杨;翟鸿君;付霖宇;;舰尾流对飞机下滑姿态的影响[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
15 |
张修峰;杨立;吴猛猛;杜永成;;温度梯度环境中潜艇尾流热特征的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2期 |
16 |
郝志伟;任章;王新远;;模糊控制在尾流制导中的应用[J];鱼雷技术;2006年05期 |
17 |
蔡平,朱代柱,惠俊英;水面船尾流的声散射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2000年01期 |
18 |
吴猛猛;龚文超;袁宝吉;;水下航行体热尾流水面温度特征的研究[J];红外;2011年09期 |
19 |
王志博;姚惠之;张楠;;指挥台围壳对潜艇尾流影响的计算研究[J];船舶力学;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