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可处置性及产品的报废处置
【摘要】:本文介绍了可处置性术语的定义及内涵,讨论了可处置性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产品报废处置前应进行的流程决断图。
|
|
|
|
1 |
陈冬梅;邱屹峰;逄兆勇;;基于逆向物流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2 |
徐滨士,张伟,马世宁,刘世参;向21世纪的绿色再制造[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4期 |
3 |
顾兆林,王艳晖,蒋立本,李云,郁永章;再制造、再制造产品设计及支持系统[J];现代机械;2000年02期 |
4 |
胡桂平,王树炎,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J];水利电力机械;2001年06期 |
5 |
姚巨坤,朱胜,崔培枝;面向再制造全过程的再制造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4年01期 |
6 |
张振兴;白菲菲;;中联重科再制造,低碳经济的实践者 访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倪仕水[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年08期 |
7 |
;天威的再生绿色成效[J];办公自动化;2010年11期 |
8 |
李慰立;绿色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3期 |
9 |
刘新梅;尚英姿;张云;;基于环境保护的再制造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4期 |
10 |
甘茂治,张杰彬;再制造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4期 |
11 |
房巧红;;公众环保意识对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2010年01期 |
12 |
刘琳;刘光复;宋守许;湛阳;;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13 |
毛果平;朱有为;吴超;;发动机制造与再制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影响比较研究[J];汽车工程;2009年06期 |
14 |
徐滨士;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发展前景[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5 |
储伟俊;再制造技术是实现资源再生的一种有效保证[J];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02期 |
16 |
鲁冬林;王录雁;李枝春;张学峰;谭东东;;报废装备残留附加值计算方法研究[J];矿山机械;2009年10期 |
17 |
贺超;冯春花;王辉;;回流物料价值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5期 |
18 |
陈亚宁;;机床制造业的节能减排[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
19 |
范体军;楼高翔;王晨岚;陈荣秋;;基于绿色再制造的废旧产品回收外包决策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
20 |
刘少岗;金秋;王平;;废旧产品回收策略的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