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  
【摘要】:根据实验晶格参数构建3种不同类型氢氧化铝——三水铝石、拜耳石及诺耳石的晶体结构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方法,用 CASTEP 程序分别对各研究体系进行几何优化,计算各体系的总能量、电子结构、原子布居和键布居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原子类型和数目相同的条件下, 三水铝石总能量最低,即最稳定;GGA-PW91基组的能量效应最高,在相同计算精度下,计算结果更收敛; GGA-PW91及 LDA-CA-PZ 基组水平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3种氢氧化铝晶体能隙的最低值差别不明显,但三水铝石能隙的最高值比其他2种的低,从侧面反映了三水铝石的反应活性可能稍高;布居分析结果表明,三水铝石的 H-O 键和 Al-O 键的布居数最小,说明三水铝石较拜耳石和诺耳石 H-O 键和 Al-O 键的结合力最小,理论上三水铝石更有利于煅烧成氧化铝。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金硕;杨红军;殷景华;雷清泉;;聚酰亚胺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分子模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唐鑫;钟胜奎;吕海峰;;LiVPO_4F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历晶;;反式-双(二甲基苯膦)铂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胡海泉;李恒帅;崔守鑫;王文军;;Fe/Cr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5 魏志钢;黄雪萍;潘湛昌;周晓;陈世荣;杨燕婷;;Co(Ⅱ)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理论研究[J];化学世界;2009年07期
6 雷宇;胡小强;刘继东;;硫化锌掺钴对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7年06期
7 顾广颐;吴翟;;团簇YO~-的光电子能谱的指认[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陈书鸿;付川;潘杰;李廷真;;镍修饰二氧化钛(100)表面的电子结构[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魏志钢;陈世荣;文梦葵;潘湛昌;钟雪春;徐艳阳;;Ce-N共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4期
10 洪波;仇永清;;给、吸电子基团对芳香共轭体系电子结构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1 汪志华;杨儒;郭玉宝;李敏;;对苯二甲酸-锌配合物的几何体态与电子结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2 黄雪萍;潘湛昌;周晓;肖楚民;陈世荣;徐羽;魏志钢;;Cu(Ⅱ)掺杂锐钛矿T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13 刘强;程新路;吴卫东;杨则金;李进;;Zn原子位置对ZnO晶体电子结构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9期
14 张佳颖;郭玉华;蒲敏;;Ni离子水及羟基六配位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8期
15 董玉成;郭志友;毕艳军;林竹;;Mg,Cd掺杂AlN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6 孙秀欣;刘艳;赵海波;孙世玲;刘春光;仇永清;;含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2期
17 顾牡,刘峰松,张睿;CuI晶体及其缺陷态电子结构的模拟[J];发光学报;2004年04期
18 熊志华;饶建平;江风益;;CdS掺Mg和N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07年12期
19 苗月;袁宏宽;陈洪;;双钙钛矿Sr_(2-x)La_xCrReO_6的电子结构和磁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20 肖绪洋;程正富;石东平;;Y_(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不同晶型氢氧化铝的反应活性与微观键力分析[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外压对氢氧化铝晶体电子结构及谱学性质的影响[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金华;周和根;黄昕;章永凡;;立方相WO3(001)表面构型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惠明;周和根;金华;章永凡;;AgBC2(B=Al,Ga,In;C=S,Se,Te)晶态材料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思殿;Hua-JinZhai;Lai-ShengWang;;硼羰基化合物B_m(BO)_n从头计算和光电子能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倪碧莲;李奕;;金红石型氧化物MO_2(M=Ti,Ru,Sn)(110)表面组成和热力学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谢颖;于海涛;付宏刚;;钛酸铅、钛酸钡的电子结构与铁电相变[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唐智勇;胡云楚;赵莹;黄自知;;邻位取代对N,N-二氰乙基苯胺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利江;张聪杰;武海顺;;B_2C_n~+(n=1-9)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光谱[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宋桥台;杨苹;王锦标;鲁雄;黄楠;;钽掺杂金红石TiO_2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伟;纳米及表面体系分子吸附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颜力楷;Linquist型,Stranberg型及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廷禹;钨酸铅晶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
4 吕振刚;掺杂ZrO_2电解质的制备、性能及其导电性的DFT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文华;若干表面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陈琦丽;N/F掺杂及N-F共掺杂TiO_2(101)表面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金朋;富勒烯金属包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美玲;镁铝尖晶石等材料物性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石绍庆;Ag(2,2'-bipy)-POMs杂化体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凤惠;非金属元素掺杂改性的TiO_2基光催化剂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珊珊;含苯酚、吡啶片段Pt(Ⅱ)配合物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坤辉;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电子结构及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戴昭斌;5-取代吲哚衍生物结构和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靳磊;铌酸锂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刘凤霞;金属簇活化甲烷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奕;片状银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冯晓琴;乌洛托品制备RDX硝解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8 严彬;多孔介质中复杂流体吸附行为的自由能密度泛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冯丽霞;几种氟代烷烃与自由基抽氢反应的直接动力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叶菲;基于电负性均衡原理方法准确计算分子中的原子电荷[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秀兰;有机纳米纤维制备及光学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郑千里;将煤变成金刚石不是梦[N];科技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晓苏;美科学家揭开催化剂“神秘面纱”[N];中国能源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