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实验晶格参数构建3种不同类型氢氧化铝——三水铝石、拜耳石及诺耳石的晶体结构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方法,用 CASTEP 程序分别对各研究体系进行几何优化,计算各体系的总能量、电子结构、原子布居和键布居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原子类型和数目相同的条件下, 三水铝石总能量最低,即最稳定;GGA-PW91基组的能量效应最高,在相同计算精度下,计算结果更收敛; GGA-PW91及 LDA-CA-PZ 基组水平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3种氢氧化铝晶体能隙的最低值差别不明显,但三水铝石能隙的最高值比其他2种的低,从侧面反映了三水铝石的反应活性可能稍高;布居分析结果表明,三水铝石的 H-O 键和 Al-O 键的布居数最小,说明三水铝石较拜耳石和诺耳石 H-O 键和 Al-O 键的结合力最小,理论上三水铝石更有利于煅烧成氧化铝。
|
|
|
|
1 |
梅金硕;杨红军;殷景华;雷清泉;;聚酰亚胺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分子模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 |
唐鑫;钟胜奎;吕海峰;;LiVPO_4F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6期 |
3 |
历晶;;反式-双(二甲基苯膦)铂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4 |
胡海泉;李恒帅;崔守鑫;王文军;;Fe/Cr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
5 |
魏志钢;黄雪萍;潘湛昌;周晓;陈世荣;杨燕婷;;Co(Ⅱ)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理论研究[J];化学世界;2009年07期 |
6 |
雷宇;胡小强;刘继东;;硫化锌掺钴对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7年06期 |
7 |
顾广颐;吴翟;;团簇YO~-的光电子能谱的指认[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8 |
陈书鸿;付川;潘杰;李廷真;;镍修饰二氧化钛(100)表面的电子结构[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9 |
魏志钢;陈世荣;文梦葵;潘湛昌;钟雪春;徐艳阳;;Ce-N共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4期 |
10 |
洪波;仇永清;;给、吸电子基团对芳香共轭体系电子结构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
11 |
汪志华;杨儒;郭玉宝;李敏;;对苯二甲酸-锌配合物的几何体态与电子结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2 |
黄雪萍;潘湛昌;周晓;肖楚民;陈世荣;徐羽;魏志钢;;Cu(Ⅱ)掺杂锐钛矿T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
13 |
刘强;程新路;吴卫东;杨则金;李进;;Zn原子位置对ZnO晶体电子结构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9期 |
14 |
张佳颖;郭玉华;蒲敏;;Ni离子水及羟基六配位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8期 |
15 |
董玉成;郭志友;毕艳军;林竹;;Mg,Cd掺杂AlN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6 |
孙秀欣;刘艳;赵海波;孙世玲;刘春光;仇永清;;含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2期 |
17 |
顾牡,刘峰松,张睿;CuI晶体及其缺陷态电子结构的模拟[J];发光学报;2004年04期 |
18 |
熊志华;饶建平;江风益;;CdS掺Mg和N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07年12期 |
19 |
苗月;袁宏宽;陈洪;;双钙钛矿Sr_(2-x)La_xCrReO_6的电子结构和磁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
20 |
肖绪洋;程正富;石东平;;Y_(12)TM(TM=Sc,Ti,V,Cr,Mn,Fe,Co,Ni,Cu,Zn)团簇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