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 CASTEP 程序计算不同外压下氢氧化铝的电子结构与谱学性质,分析外压对体系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方法选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用 PBE 函数进行交换相关系修正。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高外压下,如10.0和20.0 GPa,体系的能带结构较低外压下变化明显;体系各 k-point 点的能隙值随外压的增加均呈增大的趋势,由此也可预测外压应该对体系的光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外压对最低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影响最明显,其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5%和20%,价带所在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随外应力增加的减弱幅度相对较小,而外压对最高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几乎没有影响。光学计算结果表明,外压对氢氧化铝的光学性质有一定影响,其反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有明显变化,随外压的增大,体系的主要反射峰位和吸收峰位对应的能量呈变大的趋势,对应的反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均明显增大。外压对介电函数和导电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是一致的。
|
|
|
|
1 |
段鹤,陈效双,孙立忠,周孝好,陆卫;闪锌矿结构CdTe和ZnTe能带结构和有效质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
2 |
李白海;陈洪;;尖晶石结构氮化物γ-GeSi_2N_4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3 |
张静华;胡海泉;;Fe/Cr超晶格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理论研究(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4 |
吴争平;尹周澜;陈启元;李洁;;氢氧化铝晶体生长习性的Morphology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5 |
张永锋,李健民,徐元植,李晓平,孙琼丽;3Cu(IO_3)_2·2H_2O晶体的电子结构研究[J];物理学报;1984年11期 |
6 |
钱祥荣,徐炜新;FeSiB非晶合金的XPS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6期 |
7 |
徐建华;ScH_2及HfH_2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报;1986年04期 |
8 |
顾一鸣,黄明竹,汪克林;GaAs_(1-x)P_x中3d过渡金属杂质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9 |
徐建华;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进展;1988年02期 |
10 |
陈光;电子结构模型的经典描述[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
11 |
李铿,汪兵,高哲,王崇愚;Nd_2Fe_(14)B永磁体中掺Co原子团的电子结构[J];科学通报;1991年13期 |
12 |
王崇愚,曾跃平;过渡金属Ni晶界的电子结构[J];中国科学A辑;1992年01期 |
13 |
张龙,金准智,乔豪学,邹宪武,操武俊,黄良安;用原子团模型研究MuSb(Pt)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4 |
李拥华,徐彭寿,潘海滨,徐法强,谢长坤;GaN(100)表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15 |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王永娟,潘凤春,郭永权,李卫;化合物SmCo_5的电子结构、自旋和轨道磁矩及其交换作用分析[J];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6 |
沈志勋;封东来;周兴江;;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J];物理;2006年10期 |
17 |
唐鑫;吕海峰;马春雨;赵纪军;张庆瑜;;Cd掺杂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8 |
张鸿宇;王利光;张秀梅;郁鼎文;李勇;;富勒烯C_(20)分子器件的电子结构和传导特性[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
19 |
柴永泉;;12种二硼化物的电子结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0 |
党随虎;李春霞;韩培德;;Mg,Cu掺杂CdS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