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  
【摘要】:用 CASTEP 程序计算不同外压下氢氧化铝的电子结构与谱学性质,分析外压对体系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方法选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用 PBE 函数进行交换相关系修正。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高外压下,如10.0和20.0 GPa,体系的能带结构较低外压下变化明显;体系各 k-point 点的能隙值随外压的增加均呈增大的趋势,由此也可预测外压应该对体系的光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外压对最低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影响最明显,其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5%和20%,价带所在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随外应力增加的减弱幅度相对较小,而外压对最高能组态密度最高峰值几乎没有影响。光学计算结果表明,外压对氢氧化铝的光学性质有一定影响,其反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有明显变化,随外压的增大,体系的主要反射峰位和吸收峰位对应的能量呈变大的趋势,对应的反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均明显增大。外压对介电函数和导电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是一致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鹤,陈效双,孙立忠,周孝好,陆卫;闪锌矿结构CdTe和ZnTe能带结构和有效质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2 李白海;陈洪;;尖晶石结构氮化物γ-GeSi_2N_4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张静华;胡海泉;;Fe/Cr超晶格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理论研究(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4 吴争平;尹周澜;陈启元;李洁;;氢氧化铝晶体生长习性的Morphology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张永锋,李健民,徐元植,李晓平,孙琼丽;3Cu(IO_3)_2·2H_2O晶体的电子结构研究[J];物理学报;1984年11期
6 钱祥荣,徐炜新;FeSiB非晶合金的XPS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6期
7 徐建华;ScH_2及HfH_2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报;1986年04期
8 顾一鸣,黄明竹,汪克林;GaAs_(1-x)P_x中3d过渡金属杂质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9 徐建华;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J];物理学进展;1988年02期
10 陈光;电子结构模型的经典描述[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11 李铿,汪兵,高哲,王崇愚;Nd_2Fe_(14)B永磁体中掺Co原子团的电子结构[J];科学通报;1991年13期
12 王崇愚,曾跃平;过渡金属Ni晶界的电子结构[J];中国科学A辑;1992年01期
13 张龙,金准智,乔豪学,邹宪武,操武俊,黄良安;用原子团模型研究MuSb(Pt)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14 李拥华,徐彭寿,潘海滨,徐法强,谢长坤;GaN(100)表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15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王永娟,潘凤春,郭永权,李卫;化合物SmCo_5的电子结构、自旋和轨道磁矩及其交换作用分析[J];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16 沈志勋;封东来;周兴江;;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J];物理;2006年10期
17 唐鑫;吕海峰;马春雨;赵纪军;张庆瑜;;Cd掺杂纤锌矿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18 张鸿宇;王利光;张秀梅;郁鼎文;李勇;;富勒烯C_(20)分子器件的电子结构和传导特性[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19 柴永泉;;12种二硼化物的电子结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0 党随虎;李春霞;韩培德;;Mg,Cu掺杂CdS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争平;陈启元;尹周澜;李洁;;外压对氢氧化铝晶体电子结构及谱学性质的影响[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康冬冬;戴佳钰;袁建民;;Li原子吸附对B掺杂Graphene体系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春雷;张家良;李吉超;赵明磊;陈惠敏;梅良模;;多晶材质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能的模拟[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4 闫万珺;谢泉;杨创华;赵凤娟;;Fe_(0.875)Mn_(0.125)Si_2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5 陈惠明;周和根;金华;章永凡;;AgBC2(B=Al,Ga,In;C=S,Se,Te)晶态材料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周玉芳;庄德新;;外电场对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陆春海;孙颖;;局域密度泛函法比较研究钕铀的电子结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徐国亮;张现周;孙金锋;谢安东;朱正和;;碳分子线基态特性理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周士芸;谢泉;闫万珺;陈茜;;CrSi_2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10 马松山;;DNA分子的电子结构及输运特性[A];2007“与统计有关的凝聚态物理中一些数值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汝海;InAs/GaAs自组装量子点的应变分布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韩德明;几种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嘉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研究与调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鲁济豹;几种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严家安;位错芯区结构及杂质-位错相互作用的第一原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罗莹;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7 魏巍;几种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及光催化等性质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廷禹;钨酸铅晶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
9 胡树军;氧化物铁磁性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焕友;二元化合物半导体的晶格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波;有机磁性材料基态及结构相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高国营;半金属铁磁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建祥;CdSe/ZnS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刘志明;压力作用下金属锂掺氢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D];吉林大学;2004年
5 许海军;硅纳米孔柱阵列及其硫化镉纳米复合体系的光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胡永金;用第一性原理研究VO_2,ZnS和Fe_4N的电子结构和性质[D];扬州大学;2007年
7 韩胜元;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苗月;双钙钛矿Sr_(2-x)La_xCrReO_6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俊峰;稀磁半导体Al_(1-x)Cr_xN和Al_(1-x)V_xN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黄丹;Mg基贮氢合金电子结构及贮氢性能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庆;“火眼金睛”把电子结构看得更多更深[N];科技日报;2006年
2 冯卫东;科学家揭开室温超导现象关键成因[N];科技日报;2008年
3 王荣梓;对“电子—电磁场波双锥螺旋结构”的探索[N];科技日报;2008年
4 科人;一种物质是否透明由什么来决定[N];北京科技报;2001年
5 记者  毛黎;压力和氧原子同位素替代均能改变超导特性[N];科技日报;2007年
6 王娇;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中发现新现象[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高博;石墨烯薄片大批量生产有望[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彭德倩;激活超导“铁器时代”[N];解放日报;2011年
9 记者 冯卫东;美开发可揭示纳米晶体原子结构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磊;中美物理学家首次揭示铁基超导的三维超导特性[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