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蛋白磷酸酶抑制剂拟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萜苷(CIG)对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5-40nmol/L)蛋白磷酸酶抑制剂2A(PP2A)冈田酸(OA)与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孵育,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MTT法测神经细胞存活率,建立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细胞模型。不同剂量CIG与SK-N-SH细胞共同孵育24h,加入OA20nmol/L与SK-N-SH细胞共孵育6h后,MTT法测神经细胞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SK-N-SH细胞铺展良好,不同浓度OA组随剂量增加,细胞变圆,突起断裂。最终确定OA20nmol/L与细胞共孵育6h为模型组。CIG50ug/ml,100ug/ml,200ug/ml三个剂量组,可见给药组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改善,并有浓度依赖性,CIG(200ug/ml)给药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OA模型组PP2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IG给药组PP2A蛋白表达明显上升。OA模型组tau蛋白Ser199/202位点、Ser396位点、Thr205位点和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CIG给药组(100ug/ml和200ug/ml)ser199/202位点和Thr205位点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药物依赖性。CIG给药组Thr212位点和Ser396位点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也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能够抑制神经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蛋白磷酸酶PP2A表达,促进tau蛋白去磷酸化修饰有关,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
|
|
1 |
赵宇新;荒漠玄参中新的环烯醚萜苷及其抗糖尿病和抗炎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4期 |
2 |
乔卫;;玄参属植物Scrophularia deserti中2个新环烯醚萜苷scropolioside D_2和harpa-goside B及其抗糖尿病和抗炎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年02期 |
3 |
王冰;郑凤;郭雷;黄成钢;;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行为[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1期 |
4 |
羊晓东;杨丽娟;杨姝;赵静峰;李良;;云南兔耳草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Ⅲ[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09期 |
5 |
王世全;;山茱萸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12期 |
6 |
;分级梯度逆流色谱法分离卡也假马鞭根中的苯丙素和环烯醚萜苷[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04期 |
7 |
张永红,汪涛,芦志刚,汪汉卿;鼬瓣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3期 |
8 |
张涛,吕子敏,王菊英,阮金兰;对马鞭草中环烯醚萜苷类生物合成路径的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
9 |
王永兵;李全;蒋毅;刘光耀;;HPLC法测定鸡矢藤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含量(英文)[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年02期 |
10 |
;林生玄参地上部分中的酰化环烯醚萜苷和苯乙素苷[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年06期 |
11 |
马俊利;肖楠;宋琨;;忍冬叶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9期 |
12 |
陈文珠;郭伟忠;林茵;;栀子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3 |
聂田田;赵焕新;白虹;;光叶海桐根的化学成分(英文)[J];中国天然药物;2011年03期 |
14 |
桑育黎;郝延军;陈沉;徐嘉瞳;;独一味镇痛止血有效部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5期 |
15 |
袁青梅;杨红卫;赵静峰;李良;;纤花耳草中的一个新环烯醚萜苷[J];中草药;2011年08期 |
16 |
贺玉琢;;陈皮成分F-1对β-淀粉样蛋白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学习障碍的保护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03期 |
17 |
刘玲丽;朱锋;邸迎彤;郝小江;何红平;;团花树中一个新的环烯醚萜苷(英文)[J];云南植物研究;2010年04期 |
18 |
宋志宏,莫少红,陈燕,屠鹏飞,赵玉英,郑俊华;管花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12期 |
19 |
龚苏晓;阿拉伯婆婆纳中的苯乙烷苷和环烯醚萜苷[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6期 |
20 |
刘金平;;北玄参根中4个具神经保护作用的新环烯醚萜苷[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