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腾斐
【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毒针晶刺激性毒性产生的机制。方法:使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为指标,研究半夏毒针晶致炎的量-毒,时-毒曲线;使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巨噬细胞表面形态学改变;使用transwell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半夏毒针晶刺激巨噬细胞对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半夏毒针晶刺激巨噬细胞,可引起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夏毒针晶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胞膜表面皱褶明显,伪足数量增多,细胞膜完整性下降,并能显著诱导中性粒细胞迁移。结论:半夏毒针晶的毒性机制可能是毒针晶刺入组织,激活组织中的居留巨噬细胞,引起吞噬、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中性粒细胞大量迁移,最终导致强烈的急性炎症反应。
|
|
|
|
1 |
吴敏;用单核细胞来源的IL-8活化中性粒细胞[J];国际免疫学杂志;1991年03期 |
2 |
尹廷贵;人类中性粒细胞有HLA—DR非依赖的辅助细胞功能[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7年01期 |
3 |
王昆润;吸烟对唾液蛋白水解酶和酶抑制物活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1年05期 |
4 |
王文兴;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4年02期 |
5 |
刘雅琴,苏悦,邵世和,孙校楼,邵秀芝,齐全,李彦明;19例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人唾液溶菌酶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2年05期 |
6 |
闵秀全,李素训;溶菌酶与临床[J];临床儿科杂志;1990年01期 |
7 |
万军,凌宏;胆固醇、中性粒细胞、反复短暂缺血、在缺血—再灌注心肌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2期 |
8 |
Smith CW
,佟松;白细胞粘附分子和心肌缺血[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年04期 |
9 |
顾洁;;白三烯抑制剂治疗COPD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6年01期 |
10 |
石燕;焦顺昌;;天然免疫—肿瘤免疫治疗不容忽视的领域[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2期 |
11 |
朱忠;林素文;刘廷深;林宜衍;林敏芳;王依星;;穿心莲制剂抗感染作用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12 |
西品香;肺内巨噬细胞的种类及其作用[J];国际呼吸杂志;1988年03期 |
13 |
朴东明;;对“癌性胸膜炎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一文的意见[J];中国肿瘤临床;1984年04期 |
14 |
蔡青;李世淑;;活性氧集团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9年05期 |
15 |
吴慧华,梅柏如;多发性脾脓肿1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1991年05期 |
16 |
余帼华;FDA委员会建议批准美国Amgen和Immunex公司的CSF销售[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03期 |
17 |
姜新猷,胡明昌;氧自由基与小儿肾脏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年02期 |
18 |
李辉,杨青,汤健,唐朝枢,周宝宏,马大龙;白细胞介素8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坏死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3年03期 |
19 |
王馨春;朱宏伟;;成份输血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1993年01期 |
20 |
李明阳;李儒汉;;蝙蝠葛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