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品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任何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可以防病治病,促进患者生理、生化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可以引起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或组织结构变化等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由于药品的以上特性,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意义重大。笔者旨在从四大方面阐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正确填写,供同行们参考。
|
|
|
|
1 |
王岳;;论我国亟待建立的药品不良反应研发与救济基金制度[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年04期 |
2 |
徐峰,熊慧瑜;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年02期 |
3 |
陈吉生,杨泽民;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规范介绍[J];中国药房;2005年07期 |
4 |
方淑贤;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与对策[J];医药导报;2005年06期 |
5 |
陈永法,邵蓉;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J];中国药房;2005年10期 |
6 |
泽碧;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方法的探讨[J];西藏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
7 |
李俊峰,周学江;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年07期 |
8 |
焦艳玲,田野;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2005年06期 |
9 |
陈志高;浅谈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04期 |
10 |
卢军锋,朱晓卓;试论药品不良反应的警示义务[J];上海医药;2005年10期 |
11 |
宋琳琳
,李元媛
,王鹏
,牟燕;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10期 |
12 |
束芳;不可忽视县以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J];中国药业;2005年09期 |
13 |
本刊编辑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大幅增加但差距仍很大[J];中国药业;2005年09期 |
14 |
张俊,张京航,裴振峨,张黎明;2004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J];首都医药;2005年18期 |
15 |
李建友;李文媛;;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19例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6期 |
16 |
谢金洲;田月洁;黄传海;周勇;;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2期 |
17 |
孙骏;;对比中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理方法给我省监测工作的启示[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2期 |
18 |
张苏琳;王越;孙骏;徐厚明;龚声瑾;李明;;江苏省2002~200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3期 |
19 |
高建平;;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3期 |
20 |
李俊峰;周学江;;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