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苏丹马胜林  
【摘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人们对肿瘤生物学研究已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肿瘤的治疗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生长因子结合、信号转导、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周期、凋亡调控和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为肿瘤治疗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新的方向。肿瘤药物的开发从最初的植物和真菌中的偶尔发现到现在靶向药物的理性设计;肿瘤治疗的模式也由经验性指导治疗逐渐走向基因导向的个体化治疗。该文章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钟允;;Aurora激酶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硅谷;2010年18期
2 吕喜英;李青山;;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费小非;曹心珂;汤致强;丁平田;;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13期
4 江恩利;赵霞;;CD40-CD40L与肿瘤[J];四川肿瘤防治;2006年01期
5 肖庆;肿瘤基因治疗原理及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1998年06期
6 张安平;刘宝华;张连阳;;温热治疗对细胞信号及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J];消化外科;2006年02期
7 周怀龙;黎才海;李其云;;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侵袭、转移及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0年01期
8 李秋香,李冬田,佟惠春,尹冰楠,李光明;乳腺癌rAdCDES基因治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23期
9 杨文刚;刘俊华;;白细胞介素18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4期
10 蔡建强;毕新宇;;进一步重视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11 郭青戈;郭勇;姚庆华;;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9期
12 张培彤;朴炳奎;杜涛;;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J];生命世界;2011年06期
13 江雪梅;任正刚;;代谢组学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0年11期
14 李进;何敬东;;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1期
15 张乐,周世文;特殊纳米粒的研究进展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5年13期
16 肖斌,朱永红,邹全明;RGD肽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19期
17 周红桃;符生苗;;分子诊断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J];海南医学;2010年22期
18 段玉坤;伍志强;韩为东;孟元光;;PKR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9期
19 李云,韩秀兰;超抗原-SE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5年S1期
20 谢晓原;陈俊辉;;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丹;马胜林;;基因导向性肿瘤治疗个体化研究进展[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纪小龙;;癌症个体化治疗的病理基础[A];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药物分子靶点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胡义德;;肺癌深层次个体化治疗及其推进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跃均;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李彩霞;马骁;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韩悦;苗瞄;;MRD监测在个体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张欣;张春明;;双特异性抗体研究进展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核学会省市区“三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志刚;钱晓萍;刘宝瑞;;肿瘤化疗药物剂量的个体化滴定[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7 史艳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元元;陈书达;金晓;朱君明;楼林;张卫华;;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探讨[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建勇;;肿瘤治疗观念的变迁和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A];2010湖北省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韩宝惠;沈洁;顾爱琴;戚大江;施春雷;熊丽纹;赵怡卓;姜丽岩;王慧敏;陈玉蓉;高志强;;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虹;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严飞;PNAS-4基因的克隆,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甄海宁;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RNAi对人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王小中;诱骗寡核苷酸靶向阻断STAT5逆转白血病K562细胞恶性表型[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郑联合;阿霉素联合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刘联;E-钙粘素介导的细胞黏附对卵巢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激活及其信号转导[D];山东大学;2006年
7 曲章义;Ab1-PTK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PTK中药抑制剂的筛选[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杨冰;胶质瘤相关新基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史丽;人类CYP2A13基因SNPs及其与喉、咽、鼻恶性肿瘤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秀梅;磷脂酶Cγ1在大肠癌细胞迁移和细胞—基质粘附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中博;肿瘤细胞自噬的诱导及其细胞周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杜娟;白介素13与白喉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治疗活性相关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潘全;抗KDR抗体基因克隆及其Fab样基因工程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智勇;P7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5 聂春莲;FHIT、Ki6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表达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蓓;热化疗对体外肝癌细胞及其对中晚期肝癌抑制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贺文茜;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69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8 席璐;分别携带GADD45α、GADD45γ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擒龙;纺锤体组装关卡基因hsMAD2在HCC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马智超;运动联合载药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靶向药物催化肿瘤治疗变革[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章必成;定期复查:肿瘤治疗后的“必修课”[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罗刚;肿瘤治疗新进展一瞥[N];健康报;2010年
4 阳光;新型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孙理;营养支持提升肿瘤治疗效果[N];大众卫生报;2008年
6 记者 王丹 张昊 杨秋兰;规范化个体化肿瘤治疗亟待“医药联手”[N];健康报;2010年
7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何裕民;GI4P模式改善肿瘤治疗[N];健康报;2010年
8 罗刚;肿瘤 不一定非除之而后快[N];健康报;2006年
9 胡凯文;肿瘤治疗的“六大传说”[N];健康时报;2007年
10 乔贵宾吴一龙;“辩基因论治”——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新手段[N];医药经济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