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栀子与柴芩承气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江莉  黄熙  秦锋  苏文娟  任平  唐文富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配伍对栀子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血浆样本采用70℃水浴法沉淀蛋白后进行 HPLC 分析,色谱条件:固定相为 Dikma,Diamonsil,C18(5μm,1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28:72,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0 nm;以芍药苷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线性范围0.025~2.5 μg/ml(r=0.9998),最低检测浓度0.025μg/ml,回收率分别为97.60%,98%,99.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RSD 均小于10%。大鼠灌胃栀子和柴芩承气汤后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室模型, 栀子苷在柴芩承气汤和单味栀子给药情况下药动学参数 T_(1/2),Cmax 和 AUC_(0-24)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栀子和柴芩承气汤复方在同一给药途径下,栀子苷在柴芩承气汤中比单味栀子的消除半衰期长,达峰时间长,消除速率慢,生物利用度比单味栀子给药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向东;RP-HPLC测定复方溪黄草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成药;2003年12期
2 张贵岑;栀子颗粒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J];安徽医药;2003年05期
3 杨海明,许江红;HPLC法测定健儿消积贴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3年10期
4 朱晓磊,张娜,李澎涛,蒋玉凤,徐雅;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11期
5 许有诚;HPLC测定珍珠清心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2002年04期
6 刘燕,吕东,林瑞超;关于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品标准;2002年01期
7 杜守颖,郝博,吴清;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品标准;2003年02期
8 唐传劲;赵庆;邹澄;王继良;吴艳香;何瑾;;栀子苷简易分离纯化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9 杨方花;;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J];泰山卫生;2005年02期
10 柳长青,胡靖,张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越鞠保和丸中栀子苷的含量[J];天津药学;2002年05期
11 陈金文,曹林林;HPLC法测定八正合剂中栀子苷的含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2 许梅;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浓缩颗粒中栀子苷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08期
13 杨季菱;栀子中栀子苷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年03期
14 刘峰群,韩晋,袁海龙,张新全,崔燕,肖小河,蔡光明,贺承山;吸附小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沙棘散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1年03期
15 杜安全,周正华,王先荣;HPLC法测定复方小儿疳积袋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年05期
16 龙琳,张昀,黄顺菊;HPLC测定舒肝宁注射液中栀子苷含量[J];中成药;2003年10期
17 孙明玉,李明炬;乙肝欣泰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9期
18 吴虹,汪电雷,魏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9 贾维臣,张军;薄层扫描法测定新生儿退黄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J];天津药学;2003年03期
20 卢兴红,张兰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莉;黄熙;秦锋;苏文娟;任平;唐文富;;栀子与柴芩承气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彭成;;中药配伍的研究与思考[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布仁巴图;白明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血康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刘振权;张文生;王树强;李喜悦;陈超杰;孙丽平;;栀子苷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研究[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君明;崔瑛;;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及对策[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冯年平;狄斌;刘文英;;试论中药配伍—代谢关系[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美珍;俞捷;包·照日格图;;浅谈中药配伍减毒及现代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冯瑜娟;邓翀;孟宪丽;张艺;;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路探索[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马先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栀子苷的含量[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洪军;付梅红;吴子伦;梁日欣;黄璐琦;方婧;李耿;曹颖;;栀子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军;基因表达谱权衡清开灵组分配伍治疗脑缺血药效特征分析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朱晓磊;精制清开灵抗实验性脑缺血的血管保护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王冰;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和P-糖蛋白的变化以及清开灵有效组分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陈凯;激活NNMR中药配伍对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荆志伟;清开灵组分配伍治疗小鼠脑缺血的药理机制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6 高永红;清开灵有效组分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王宇光;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8 翁小刚;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组方对大鼠CYP450酶的影响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9 金瑾;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高脂血症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马哲;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增效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黎黎;栀子抗抑郁活性部位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吉;壳寡糖和栀子苷体外抗氧化及炎症损伤的保护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马婧伟;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卢兴红;栀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袁俊芳;糖尿病血管内皮祖细胞内活性氧和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及栀子苷的保护作用[D];南京大学;2012年
6 贾琳;栀子的质量标准及化学成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文辉;关木通及其配伍组含药血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8 王磊;栀子苷预处理对家兔重症急性胰腺炎防治作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徐苹;焦栀子炮制机理及质量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刘海萍;栀子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栀子苷可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中药配伍的药理学研究[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3 刘媛 刘兴文;从药理实验看中药配伍[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4 韩德承;中药配伍有讲究[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5 刘庆林;中药配伍中七情的相对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暨南大学医学院 赵国平钱三旗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何清湖;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方法探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吴红娟 彭江宁 佟茵;中药配伍七情 应改称中药七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杨冬梅;艾叶多用[N];健康报;2006年
9 陈文芸 罗筠 李茂兰;五种因素影响中药临床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魏赟;临床中药学:古老学科的现代化命题[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