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铜体外的细胞毒性
【摘要】:目的目前纳米铜已经被制成治疗骨质疏松和抗衰老的纳米药物用于临床。本研究利用人肝癌细胞(HepG2) 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观察纳米铜的细胞毒性作用,初步探索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X 射线衍射和同步辐射技术检测试验所用纳米铜粉的纯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散射技术检测纳米铜的平均粒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纳米铜对 HepG2和 HK-22种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 MTT 法和 LDH 漏出率检测法评价纳米铜对两种细胞的损伤作用。以罗丹明-123为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MMP)的改变。用 Annexin V-FITC 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细胞内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情况。分别用 DCFH-DA 荧光标记法、黄嘌呤氧化酶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观察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使两种细胞的细胞形态发生皱缩和变形,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使 LDH 漏出率增加。同时高剂量的纳米铜能使 MMP 降低,使 MT 的表达增强,诱导 HepG2细胞发生凋亡。氧化应激相关指标 ROS 和 MDA 的含量也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明显升高。结论高剂量纳米铜对2种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能引起 HepG2细胞发生凋亡,可能由线粒体损伤引起。氧化应激在纳米铜的细胞毒性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
|
|
|
1 |
杨保华;雷荣辉;吴纯启;廖明阳;;纳米铜体外的细胞毒性[J];毒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
2 |
谈玲华,李凤生;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性能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3 |
徐丽叶;匡达;邓意达;;纳米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S1期 |
4 |
任红轩;万菲;窦凯飞;;纳米药物[J];现代物理知识;2018年05期 |
5 |
武光,刘仁光,郭亚军,王伟华,赵溢;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J];应用科技;2004年05期 |
6 |
陈振,伍沅;撞击流反应-沉淀法制纳米铜粉[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7 |
张志梅,韩喜江,孙淼鑫;纳米级铜粉的制备[J];精细化工;2000年02期 |
8 |
周子靖;张金波;朱金玲;王淑秋;吴祥红;金岳雷;;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年04期 |
9 |
杨瑞卿;樊金串;;聚乙二醇体系中含铜化合物液相热解法制备纳米铜粉[J];材料导报;2014年14期 |
10 |
肖寒,王瑞,余磊,邹贵田;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铜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1 |
刘成雁;李在元;翟玉春;张靖;;纳米铜粉研制的新进展[J];中国有色冶金;2005年06期 |
12 |
浦树柔;卢柯的发现力[J];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49期 |
13 |
李玉芬;王东凯;;聚多巴胺在肿瘤纳米药物递送中的应用[J];中国药剂学杂志;2021年03期 |
14 |
文瑾;李洁;;纳米铜粉的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11年01期 |
15 |
徐建林;陈纪东;张定军;马应霞;冉奋;龙大伟;;电化学法制备纳米铜粉[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6 |
薛雪;王冉;梁兴杰;;纳米药物与纳米医学[J];科学;2017年05期 |
17 |
廖戎,周大利,张王志;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03年02期 |
18 |
李哲男,董星龙,王威娜;铜系导电涂料中纳米铜粉抗氧化问题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