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三乙酰莽草酸的干预作用
【摘要】:正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膜流动性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粘附功能的变化及三乙酰莽草酸干预作用,探讨三乙酰莽草酸减轻局灶性脑缺血灌注损伤作用的机理。方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将线抽出进行再灌注;荧光偏振法检测血小板膜磷脂的荧光偏振度并由此计算血小板膜的微粘度;玫瑰花
|
|
|
|
1 |
胡晓松,周德明,周东;NeuN及其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4年02期 |
2 |
郭洪志,张侠,彭华,麻琳,郑金峰,江文静,屈传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建立[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
3 |
何兰英;罗勇;;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中核因子-κB对靶基因的转录调节[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1期 |
4 |
龙华君;胡国恒;周珂;;清热化瘀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3期 |
5 |
邓昌;;NGF和TrkA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皮质中的变化[J];中外医疗;2009年14期 |
6 |
张艳娟;王景霞;原德新;王淑英;;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年06期 |
7 |
;神经生物学[J];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2001年05期 |
8 |
姜丹,胡建鹏,吴玲;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及脑组织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5年07期 |
9 |
赵连东;晋光荣;徐汉荣;;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内科;2006年01期 |
10 |
程倚萌;娄季宇;王金兰;杨霄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Bcl-2、Bax蛋白的表达[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3期 |
11 |
张韶华;赵瑞波;刘宏;华正宇;;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XIAP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2 |
刘旺华;李花;周小青;何倩;莫莉;张国民;;丹龙醒脑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
13 |
邓昌;;三七总皂甙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海马中NGF及TrkA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09年02期 |
14 |
邓昌;;注射用血塞通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皮质中NGF及TrkA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年10期 |
15 |
毕国荣;张贺敏;白丽娟;周慧杰;海虹;张辉;方秀斌;;肾上腺髓质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梗死体积及Egr-1的影响(英文)[J];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2006年06期 |
16 |
王淑英;刘晓梅;王景霞;刘月霞;原德新;;银杏叶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的大鼠脑组织GFAP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08年02期 |
17 |
曲鹏;张正洪;曲晶;孙长斌;方秀斌;;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IL-1β表达的调控作用[J];解剖学杂志;2008年06期 |
18 |
孙明;赵育梅;徐超;;牛磺酸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和氧化损伤[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
19 |
金荣;赵育梅;徐超;;用微动脉夹夹闭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
20 |
曲鹏;张鸿;张正洪;安平;方秀斌;;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HOP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