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藏族群体间线粒体:基因12个单核苷酸差异研究
【摘要】:高海拔地区以极端的低压缺氧为主要暴露因素。低海拔地区的旅居者到高海拔地区后都会出现缺氧症状。但是,高海拔地区原住民却对低压缺氧环境早已适应。藏族藏族在高原的生活历史最长,具有良好的高海拔低氧适应表现。这是藏族人群在高原环境下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导致。之前研究表明藏族人群的高海拔低氧适应与氧化磷酸化的发生场所线粒体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藏汉群体中发现了一些线粒体基因的突变与高海拔低氧适应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居住的藏族群体mtDNA点突变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藏族群体线粒体基因组是否存在自然选择。我们在西藏藏族,青海藏族,云南藏族这3个不同海拔居住的藏族群体中,利用直接测序法对之前报道过的与低氧适应有关的12个mtDNA的单核苷酸位点进行了分型。结果发现位于12sRNA基因的A1041G和位于NC5基因的5899-5900inC 2个SNP位点在3个藏族群体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这种差异与海拔紧密相关。其中,A1041G在高海拔藏族群体(3000m,西藏藏族和青海藏族)与低海拔藏族群体(2500m,云南藏族)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8)。5899-5900 inC在高海拔藏族群体和低海拔藏族群体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8)。但这两个位点在西藏藏族和青海藏族之间却没有差异。研究表明,这两个SNP可能与藏族的高海拔低氧适应相关,并且在不同海拔的藏族群体中存在自然选择。
|
|
|
|
1 |
赵硕生;胡卫红;管青;孙自镛;;线粒体DNA ND1基因3394 T→C突变与2型糖尿病[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29期 |
2 |
龙建纲,王洁,缪明永,王学敏;改良PCR-RFLP法测定异质性线粒体基因的相对含量[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3 |
谭端军,刘玲玲,文毅,刘鹏,Julia Chang,Kun-Tu Yeh,Lee Jun C Wong;胞质异质性——人类肿瘤组织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普遍现象[J];遗传;2005年01期 |
4 |
赵建业;顾翔;;mtDNA的遗传学特征与心血管疾病[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6期 |
5 |
罗进军,陈彪,刘焯霖,梁秀龄;线粒体基因变异与神经系统疾患[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年04期 |
6 |
谭端军,刘玲玲,白仁奎,赵玉生,文毅,王士雯,Lee-Jun C Wong;中国人乳腺癌患者线粒体基因体细胞性突变[J];肿瘤防治研究;2003年05期 |
7 |
张炳峰;牛琦;陈晓婷;;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
8 |
王尧;郑启昌;胡文君;胡青钢;夏耘;张景辉;;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年07期 |
9 |
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杨欣艳;范如英;;细胞核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04期 |
10 |
戴朴,袁慧军,曹菊阳,康东阳,张昕,李为民,王国鹏,孙悍军,杨伟炎,韩东一;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在药物性耳聋分子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6期 |
11 |
盛春华;张桂珍;;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A3243G突变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年03期 |
12 |
;医学遗传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10期 |
13 |
姚慧,方家驹;线粒体病[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
14 |
韩雨梅;张勇;;PGC-1α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
15 |
王子;王斯琪;;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及NT3243A-G点突变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05期 |
16 |
高翼之;;细胞的能量工厂突破遗传的语言规则[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0年05期 |
17 |
萧建中,邢小燕;线粒体基因点突变伴A型预激综合征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8年01期 |
18 |
赵鹏飞,孙梦菊,宋志文;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附1个家族系谱报告)[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年03期 |
19 |
陈良梅;李超;张露莹;何鼎雄;;阿尔茨海默病与线粒体辅酶Ⅱ基因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
20 |
刘好朋;胡京京;苏荣胜;任常宝;唐兆新;;线粒体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