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α8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摘要】:目的在对湖北地区某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的缝隙连接α8(gap junction protein-alpha 8,GJA8)基因1号内含子区某片段测序后发现该内含子区存在rs1495960和rs9437983两个多态性位点,故研究上述两位点在正常人中的多态性分布特征,比较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老年性白内障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上述两位点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并计算各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及杂合度(heterozygosity,H)。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对湖北地区40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200名健康汉族人的GJA8基因上rs1495960和rs9437983两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析。所有酶切结果均经测序验证。检验基因型频率与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符合程度、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采用x~2检验。两种多态性分布是否呈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及两个SNPs座位连锁不平衡参数D'、r~2值采用SHEsis软件分析。结果上述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rs1495960的基因型频率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是330.0%(TT),37.5% (TG),32.5%(GG),在正常人中是23.6%(TT),49.0%(TG),27.4%(GG);其等位基因频率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是48.75%(T),51.25%(G),在正常人中是48.1%(T),51.9%(G);rs9437983的基因型频率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是25.0%(AA),52.5%(AG),22.5%(GG),在正常人中是26.0%(AA),54.8%(AG),19.2%(GG);其等位基因频率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是51.3%(A),48.7%(G),在正常人中是53.4%(A),46.6%(G);两位点在老年性白内障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经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两SNPs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D'=0.309,r~2=0.090),均具有中等多态信息量(rs149596:PIC=0.374,H=0.498;rs9437983:PIC=0.375,H=0.500),单倍型分析表明两个SNPs联用,其多态信息量可达0.711。结论rs1495960和rs9437983两SNPs的变异与老年性白内障人群无相关性;两位点均具有中等信息量,两位点构成单倍型联用可作为一个理想的遗传标记。
|
|
|
|
1 |
余新沛,陈月,张丽芸,卢晓,陈政良;七种常见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的构建[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
2 |
吕慧;杜智卓;王薇;赵文理;王易;胡绍燕;柴忆欢;;江苏地区汉族儿童多药耐药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6期 |
3 |
王莹;王艺;黄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人类复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
4 |
龚五星,蔡月明,陈晖,马世广;纤维蛋白原Bβ基因启动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6期 |
5 |
王新,郭实士,林秋华,方小玲,林力,李潍,梅其元;湖南籍汉族女性HLA-A/B单倍型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6 |
翦必希;赵修竹;;固醇21羟化酶与MHC[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8年01期 |
7 |
谢云,周韧,叶月芳,杨水友,张伟;浙江地区汉族人群caspase-3基因三个位点的单倍型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06期 |
8 |
席素雅;韩雅玲;;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沈阳部队医药;2007年03期 |
9 |
苏黎;余新沛;张丽芸;库热西江·托呼提;陈政良;;中国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及第一外显子区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研究[J];现代免疫学;2007年02期 |
10 |
张岩;杨梅;倪晓洁;郑少玲;夏鹏;杨亦荣;陈必成;潘晓东;傅晶;;建立对多药耐药基因C3435T与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分型方法[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21期 |
11 |
安家宾,林玲,徐林敏,杨启生,张新根,林琳,孙逸平;华北汉族人群HLA单倍型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年01期 |
12 |
余新沛;吕成伟;葛争鸣;李江川;马丽;陈政良;;中国佤族人群MBL基因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11期 |
13 |
李恒;傅振坤;李殿俊;;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联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7年06期 |
14 |
程良红;高素青;邹红岩;邓志辉;李桢;程曦;王大明;;中国满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的多态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3期 |
15 |
邱小萍;谭云;左泽华;魏芸;伍欣星;;湖北土家族人群HLA-A、B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多态性的分布[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年02期 |
16 |
蒋筠斐;乐军;徐磊;胡晓波;;ALOX5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9年12期 |
17 |
李丹,刘海燕,于燕,郗斌;中国北方汉族HLA基因C位点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01期 |
18 |
王春艳;蒋利萍;;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2期 |
19 |
范岚;张伟;周宏灏;;与人类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
20 |
文旖旎;安云飞;赵晓东;;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多态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