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属和豇豆属栽培种ITS序列克隆与亲缘关系分析
【摘要】:本研究在对菜豆属和豇豆属18个栽培种核 rDNA 的 ITS 序列克隆测序的基础上,以刀豆为外类群,用 MEGA 4.0软件对18个栽培种及其近缘种进行聚类分析。ITS 序列分析发现: 豇豆属栽培的 ITS 序列的长度变化范围在556~622bp,相差66 bp,长度变异为10.6%。ITS1 序列的变异范围在187~241 bp 之间,ITS2序列的变异范围在205~221bp,有的物种 ITS1比 ITS2 长,有的物种 ITS1比 ITS2短,但5.8 S 序列长度完全一致,高度保守,为163bp。GC 含量在47.3%~59.3%,变化范围较大。菜豆属栽培种 ITS 序列较豇豆属长,变化范围在 647~695bp,长度变异相对较小,相差48个碱基,并且所有参试品种 ITS-1比 ITS-2要长。所有类群的5.8S,序列长度完全一致,高度保守,为168bp。菜豆属内 G+C 含量 ITS-1区高于 ITS-2区,分别为60.7%和57.9%,G+C 含量比豇豆属明显较高。豇豆属与菜豆属栽培种 ITS 区序列变异基本上以转换形式为主,转换/颠换比例高达13.0,转换率为71.09%,具有系统发育意义的信息位点主要分布在 ITS-1区。分别以 ITS-1,ITS-2和 ITS 含5.8S 序列构建系统树,其系统树结构大致相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绿豆、赤豆、赤小豆和黑吉豆在系统树上聚为一类,自展支持率达100%。其中,绿豆和黑吉利亲缘关系较近,赤豆利赤小豆亲关系较近,并且这四类与其他豇豆属物种形成明确的分支,虽与豇豆、长豇豆、短豇豆及美国无架豆聚为一类,但遗传距离达0.15,亲缘关系较远。(2)利马豆虽与菜豆、红花菜豆、白花菜豆、油豆角等聚为一类,同属菜豆属,但亲缘关系较远。克隆测序序列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地理分布、细胞学、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对菜豆属与豇豆属栽培种系统发育分析比其他方法更为可靠。
|
|
|
|
1 |
甘小妮;陈新文;;条纹斑竹鲨IRF-1基因的克隆和特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
2 |
张瑞;李艳伍;许兰菊;贾赟;蒋大伟;张秀云;李炜;宋海霞;;阿留申病毒强致病性毒株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02期 |
3 |
林如涛;周作勇;王小林;聂奎;;羊源杀鲑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4 |
王评评;李槿年;邵士慧;;拟态弧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
5 |
刘志文;王英;陈温福;;杂草稻nrDNA ITS序列的测序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11期 |
6 |
张晋川;;2株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克隆测序[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6期 |
7 |
牛金涛;陆阳清;任子利;卢晟盛;卢克焕;张明;;水牛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年S1期 |
8 |
于学辉;李旭玲;杨发龙;海泉;;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氟苯尼考flo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
9 |
杜可军;常文辉;侯立朝;刘承利;宋庆贺;陈苏民;柴玉波;陈景元;;环境内毒素相关新基因的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3期 |
10 |
王岩;蒋增海;卢建洲;徐耀辉;王杨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C基因克隆测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
11 |
王光圣;白秀娟;;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克隆测序[J];经济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
12 |
吕新跃,王克勤,陈保生,薛红,曾武威;树apo CI cDNA的克隆测序(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3 |
王红梅;白秀娟;;水貂12S rRNA基因的克隆[J];经济动物学报;2006年04期 |
14 |
邹立扣;潘欣;张翅;;1株拟盘多毛孢菌的培养·纯化及其ITS区的克隆测序[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
15 |
程鹏;蒋泓;欧阳琳;王若仲;肖浪涛;;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并克隆超级稻生长素结合蛋白cDNA[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4期 |
16 |
庞鑫;马春林;廖世奇;何科基;王怡云;王小琦;毛爱红;马瑾;陈桦;;小鼠肝脏MicroRNA的提取与分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11期 |
17 |
胡银岗,MEREDITH Carter,MICHAEL G K Jones;限制性酶切片段的TA法直接克隆与测序(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6期 |
18 |
于艳;李建平;侯磊;李培培;王建民;;山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的克隆与比较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
19 |
冯军基;刘忠虎;俞诗源;相玺玺;岳晓慧;童川;;中华大蟾蜍生长相关蛋白(GAP-43)编码序列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0 |
武国军,郝晓柯!西安,710038,白玉杰,张盈华!西安,710038,李福洋,季少平,范金水;抗人精浆蛋白单克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