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懋群,田文兰;易变山羊草携抗禾谷类根结线虫基因染色体向普通小麦的转移[J];西南农业学报;1994年03期 |
2 |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植株形态及细胞学鉴定[J];作物学报;1995年06期 |
3 |
张京;小麦—大麦附加系和重组系的产生及其利用[J];麦类作物学报;1994年02期 |
4 |
温海霞;蔡家利;张娅;邹姝姝;王颖;;偏凸山羊草5M~V染色体附加系后代的核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
5 |
武军;赵继新;陈新宏;刘淑会;杨群慧;刘文献;魏芳琴;董剑;朱建楚;;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特点及GISH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5期 |
6 |
孙仲平,王占斌,徐香玲,李集临;利用杀配子染色体 2C诱导中国春-黑麦二体附加系染色体畸变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4年11期 |
7 |
刘凤歧;曲敏;张延明;张雪亭;李集临;;中国春—山羊草2C二体附加系同中国春—偃麦草二体附加系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植物研究;2007年01期 |
8 |
戚存扣,高冠军,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92Ⅰ 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年01期 |
9 |
李洪杰,朱至清,张艳敏,郭北海,文玉香,贾旭;组织培养诱导的普通小麦─黑麦代换系和附加系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J];Acta Botanica Sinica;1998年01期 |
10 |
丁云花;BUDAHN Holger;简元才;PETERKA Herbert;;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J];园艺学报;2007年03期 |
11 |
栾学美;;携带B.Procumbens染色体的甜菜(Beta Vulgaris)单体附加系[J];中国甜菜糖业;1990年06期 |
12 |
张忠军;张熠;;抗条锈病小偃麦异附加系及其染色体稳定性的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3 |
张辉,贾继增;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
14 |
刘伟华;郭勇;武军;王晓光;王睿辉;杨欣明;徐香玲;李集临;李立会;;小麦-冰草附加系与小麦-杀配子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_1的细胞学特性[J];作物学报;2007年06期 |
15 |
张丽;颜泽洪;郑有良;刘登才;代寿芬;张连全;魏育明;;小麦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E~e染色体组特异AFLP及STS标记的建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
16 |
陈静;徐国辉;郭长虹;;3E附加系与2C附加系杂交后代的细胞学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5期 |
17 |
钟冠昌,穆素梅, 张荣琦,陈春环,王岳;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5年01期 |
18 |
刘晓东,傅体华,任正隆;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种结合辐射诱导后代的细胞学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张秦风,朱象三,任芝英,赵玉侠,金欣藻;小偃麦中5和中4抗黄矮病(BYDV)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5年04期 |
20 |
张丰雪, 李德森,周之杭;大小麦附加系的细胞学稳定性观察[J];河北林果研究;1994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