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同时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

卢坤林  胡成  杨扬  
【摘要】:针对不同位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提出了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将已有的内外摩擦角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式以及侧压力系数的表达式植入水平层分析法,推导了不同位移模式下的主被动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六个模型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动情况下吻合较好,被动稍差;从位移模式的角度来说,绕顶部转动(RT)模式吻合较好,绕底部转动(RB)模式被动情况与试验数据略有差距。总体而言,该方法基本上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位移与土拱效应对土压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玉莹;李术林;;考虑位移效应的基坑土压力分析[J];中外建筑;2006年05期
2 曾玉莹;郑小战;;考虑位移效应的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J];水运工程;2006年12期
3 董捷;张永兴;黄治云;;柔性板桩板墙加固斜坡填方地基的土压力分配问题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8期
4 彭述权;李夕兵;樊玲;;刚性挡墙主动破坏墙后土拱效应细观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罗伟;刘章顺;沈红萍;余闯;;考虑变形的土压力计算新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10期
6 康艳武;;各种复杂边界的朗肯土压力计算[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7 杨钰;;浅谈土压力盒的埋置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8 王忠华;黄俊杰;储团结;;墙背土压力计算中综合内摩擦角取值问题[J];铁道勘察;2006年03期
9 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考虑土拱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树旺;;基于土拱效应的基坑桩间土压力及拱效应存在形式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10期
11 楼哓雯;徐永;;基于空间效应的土钉内力计算方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11期
12 张华;超载作用成层土土压力计算的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8年02期
13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4 王卓娟;李孝平;;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01期
15 张文;吴永钧;张卫红;;基于水平层单元体及土拱效应模型土压力计算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6 琚晓冬;冯文娟;;土拱效应的尺寸研究[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5年02期
17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平行竖墙间的土拱效应与侧土压力计算[J];水利学报;2006年11期
18 张培泽;;浅谈土拱效应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19 吴忠诚;朱志荣;吕晶;罗小满;;疏排桩-土钉墙支护技术土压力特性研究与计算[J];广州建筑;2009年05期
20 杨泰华;贺怀建;;黏性土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位移土压力理论[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坤林;胡成;杨扬;;同时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登亮;孙强;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厚恩;秦四清;孙强;马平;;挡土墙发生位移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土拱效应探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5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挡板下落试验及机理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田宏图;;朗肯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分析比较[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7 张望城;蒋明镜;刘芳;周雅萍;肖俞;;不同位移模式下倾斜挡墙土压力的离散元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利民;胡定;;土工离心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顾安全;王晓谋;折学森;;上埋式管道及洞室垂直土压力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戚继荣;刘祖春;;软土基坑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分析与探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少俊;动静荷载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及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永刚;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土压力统一计算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3 吴明;深基坑工程若干土力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宋飞;考虑侧向变形的各向异性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马永政;非连续变形分析法位移模式改进及工程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7 刘发前;圆形基坑土压力分布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姜清辉;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志英;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桩后土压力分布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曹胜涛;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勤彦;土压力计算理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风松;三维塌落拱的形成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陈泽世;基坑土体主动区支护结构变形与土压力关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林;基坑坑角土拱效应分析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范立登;地下车库土压力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刘传林;基于三角条块法的临界滑动场在土压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晨婕;基于临界滑动场理论的复杂条件下土压力计算[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吕江新;大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土压力计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