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宋林邵珠山吴敏哲  
【摘要】:爆炸应力波入射非连续岩体时,通过引入节理面的本构模型考虑张开节理处张开和闭合的行为,建立波的能量衰减解析模型。理论推导得到入射应力波通过张开节理时透射波和反射波的解析解,进一步由能量传递系数对不同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能量衰减规律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速度波幅值增大,透射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自由反射阶段时间就越长,能量传递系数越大;随着节理面接触刚度的增加,能量传递系数增大并且和透射P波的透射系数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而透射SV波的透射系数变化幅值很小;随着空隙宽度的增大能量传递系数减小;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入射角存在一个最优角和两个临界角,临界角范围之外,能量传递系数为0,以最优角入射时,能量传递系数最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志成;夏才初;肖素光;;节理剪切应力–位移本构模型及剪胀现象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2 单文琅;节理面的羽饰构造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3 田景元,刘汉龙,高玉峰,郭作美;节理面按产状的模糊聚类及其优势方位的确定[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陆文;肖正学;白红杰;刘克辉;;岩体节理面抗剪强度的方向性模拟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S1期
5 张国新;羽饰构造新知[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6 王卫华;李夕兵;周子龙;张义平;;不同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能量传递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王海滨;徐胜乐;邓彬;;顺层岩体节理单元的数值模拟方法[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8 刘萍;左昌虎;谭先锋;屈金宝;;康家湾矿床节理特征与成矿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9 刘远明;夏才初;;等效凝聚力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10 殷黎明;杨春和;王贵宾;梅涛;;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表面形态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11 王思敬,张菊明;岩体三维节点偶对分析及其应用[J];地质科学;1991年03期
12 李海波;刘博;冯海鹏;张磊奇;;模拟岩石节理试样剪切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7期
13 夏才初;唐志成;宋英龙;刘远明;;节理峰值剪切位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6期
14 滕志宏,李继康;华山景区主要景点的地质地貌成因解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5 鞠杨;李业学;谢和平;宋振铎;田鹭璐;;节理岩石的应力波动与能量耗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16 王军;;节理岩体概化力学模型研究[J];采矿技术;2008年05期
17 李曼;曲永新;秦四清;冶小平;孙强;马平;;泥质岩膨胀势判断及其破坏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18 王欣;宋卫东;王永清;何峰;;程潮铁矿矿岩节理面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9 徐青;何则干;陈胜宏;;复合单元法在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中的应用与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0 李博;蒋宇静;;岩石单节理面剪切与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林;邵珠山;吴敏哲;;爆炸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邵珠山;宋林;;节理处爆炸波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在泉;张黎明;孙辉;;含天然节理灰岩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沈文德;;节理岩体的有限元分析[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5 张平;吴德伦;;节理爆破的工程实践[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赵文;林韵梅;;节理概率模型应用于块体理论的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7 范景伟;何江达;;含未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灌浆效果对强度影响的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保长汉;陶振宇;;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弹性模型[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李新强;汪小刚;陈祖煜;;裂隙岩体三维节理网络的生成和可视化系统研发[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沈明荣;李华;张雷;;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定量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黎明;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水力、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王刚;节理剪切渗流耦合特性及加锚节理岩体计算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于莉;基于可靠度的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黎明;加卸荷条件下岩体宏细观破坏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岳中文;缺陷介质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的动态焦散线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唐烈先;RFPA离心机法在岩土工程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彭从文;岩体广义多层结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兴政;节理化岩体力学参数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靓;节理岩体变形与强度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曲广琇;基于节理几何参数不确定性的边坡稳定性和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熊炜;基岩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祁宁;碎裂岩体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樊艳云;云南省富宁尾洞铜镍矿区采矿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齐曲;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杨瑞;节理岩质边坡大变形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9 王玺;考虑节理影响的黄土窑洞稳定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晓明;裂隙化岩体渗流特征及涌水量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市减灾委办公室 市民政局 供稿;避灾自救——滑坡与泥石流[N];吕梁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