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W竖直处置热分析
【摘要】:处置库中废物罐表面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这个标准决定着处置库的热库容。废物罐处置时剩余衰变热量、工程屏障系统材料的热特性、间隙的存在、处置主岩的初始温度及其热特性、处置库的布局等,这些都是影响处置库中废物罐表面温度的因素。本文对处置主岩和工程屏障系统材料的热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工程屏障系统不同间隙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单个废物罐周边的温度发展进行了热传导特性研究。研究表明,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参数是废物罐的初始处置剩余衰变热量;而主岩和工程屏障系统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自然变化性、工程屏障系统废物罐周边间隙是影响废物罐表面最高温度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工程屏障系统内部间隙的温度偏差小于10℃,内部间隙越大,温度偏差越大,外部间隙在被水充填时的温度偏差比间隙被空气充填时的温度偏差要小1~3℃。
|
|
|
|
1 |
李学礼,史维浚;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中的地质工作[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2 |
王驹;论我国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J];中国地质;1998年07期 |
3 |
郭永海,王驹,金远新,杨天笑;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及国内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
4 |
沈珍瑶;高放废物处置库高压实缓冲材料热温-力-耦合过程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5 |
王驹,刘月妙;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与岩石力学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
6 |
徐国庆;2000—2040年我国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研究初探[J];铀矿地质;2002年03期 |
7 |
罗太安,刘晓东;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研究进展[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8 |
闵茂中,戚成云,周云生;水溶液辐射分解产物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2年03期 |
9 |
吴彬;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水文地质条件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年06期 |
10 |
沈珍瑶;世界各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最新进展[J];中国地质;2001年12期 |
11 |
杨天笑,郭永海,王驹;美国高放废物处置库总系统性能评价[J];铀矿地质;1999年01期 |
12 |
沈珍瑶,程金茹;高放射性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环境问题[J];地质通报;2002年03期 |
13 |
王琳;尾矿处置库附近土壤和大气中的放射性[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3年04期 |
14 |
赵明华;;美国民用高放废物管理与立法[J];辐射防护通讯;1985年02期 |
15 |
李祯堂;瑞典放射性废物管理及处置经验[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6期 |
16 |
;一个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特性评价费用的估算[J];铀矿地质;1994年02期 |
17 |
高立;美科学家重新考虑有关核废物的健康标准[J];国外核新闻;1996年01期 |
18 |
王志明;加强环境地质学科研究 开发环保产业[J];铀矿地质;1995年02期 |
19 |
;加拿大陈田博士介绍SYVAC_3模式[J];铀矿地质;1998年04期 |
20 |
刘月妙,陈璋如;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回填材料的可行性[J];矿物学报;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