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
【摘要】:根据典型滑坡的强度指标和发生可能性指标建立典型岩质滑坡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原理,结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滑坡数据库(CDMI)中巫山县21个典型岩质滑坡计算各评价因子客观权重,建立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巫山县21个典型岩质滑坡的危险度,通过实地调查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危险度评价结果准确率达76.2%,可作为评价典型滑坡危险度的新方法进行推广运用,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
|
|
|
1 |
张怀珍;范建容;郭芬芬;刘飞;;中国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
2 |
高连通;易夏玮;李喜;詹敏;代永力;晏鄂川;;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变形与高水位涨落关系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杨宗佶;乔建平;何思明;;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2 |
李芙林;马惠民;张华;;中尼公路滑坡概况[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3 |
林振湖;;建攀枝花市11个典型滑坡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4 |
陈秉衡;;环境化学物的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5 |
郑玉新;;生物标志物与危险度评价[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6 |
童建;;危险度评价——从人类健康到生态危害[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三次会议暨21世纪初核安全论坛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7 |
颜璐;张天宝;;基因—致癌物的交互作用[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8 |
童建;;免疫毒理基因组学[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9 |
温宏亮;吴梅;张红亮;;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度分析与评价[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
10 |
李斌;肖经纬;关维俊;李刚;郭启明;翟成;王生;;典型职业性化学物质健康危险度评估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