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填埋场地震响应特性与稳定性评价(英文)
【摘要】:采用FLAC程序对典型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二维地震响应进行了详细计算,考察了填埋场的地震响应特性,以及影响填埋场地震响应的各主要因素,对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对比。以水平等效加速度(HEA)代表潜在滑动面上的地震荷载,对填埋场基底衬垫层和覆盖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理变化垃圾土初始剪切波速、填埋场高度、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参数,对填埋场的地震响应都有明显地影响,场地条件影响相对较小;长卓越周期地震动在衬垫层产生了较大的水平荷载。
|
|
|
|
1 |
顾宝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岩土工程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
2 |
宋晓琴;黄涛;;填埋场沉降模型研究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2期 |
3 |
陈少加;;填埋场土方回填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07年04期 |
4 |
熊孝波,施斌,张凌;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3期 |
5 |
刘毓氚;黄超强;;考虑生物降解的填埋场长期沉降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
6 |
龙於洋;胡立芳;沈东升;胡宏;;城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7年05期 |
7 |
王刊良,徐寅峰,汪应洛;一个有害物品填埋场选址的决策支持系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11期 |
8 |
刘建国
,聂永丰;京城垃圾处置问策[J];科技潮;2004年07期 |
9 |
万长吉;岩质滑坡稳定分析及确定可能滑动面位置的FORTRAN程序[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年06期 |
10 |
武全社;顾慰慈;;均质土坡对数螺线滑裂面的稳定分析[J];现代电力;1989年Z1期 |
11 |
张淑娟,冯碧池,蔡宏;五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特征及处理系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2 |
杨琦,张亚雷,汪立忠,王罗春,赵建夫,陆雍森;垃圾填埋场的厌氧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类群[J];中国沼气;1997年03期 |
13 |
张惠英;;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尴尬而引发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
14 |
李善梅;陈先华;蒙剑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5期 |
15 |
杨有福;;新岭煤矿露天西帮滑坡稳定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2期 |
16 |
李锦鑫;;垃圾填埋场选址对地质条件的要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
17 |
郭志杰,靳国厚,卢湘;高边坡稳定及分析处理技术研究[J];水力发电;1997年07期 |
18 |
林木松,唐文坚;长江中下游河床稳定性系数计算[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17期 |
19 |
谷晓光;;城市垃圾——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二资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9期 |
20 |
江攀毅;游建忠;;泉州外走马埭围垦工程2#海堤桩号3+500软土软弱界面位置及堤坡稳定分析[J];科技风;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