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地区地下水与花岗岩及玻璃固化体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地球化学程序EQ3/6模拟研究了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甘肃北山地区地下水中主要核素镎、钚和镅的存在形式,地下水与花岗岩及花岗岩平衡液与玻璃固化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地下水中主要核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AmCO_3~-、NpO_2CO_3~-、PuO_2(CO_3)_2~(2-)。地下水与花岗岩相互作用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在反应后期生成了蒙脱石、贝得石、中沸石及绿脱石等大量的粘土矿物,它们都对核素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对于阻止核素迁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地下水与花岗岩相互作用后的平衡液(以后称花岗岩平衡液)与玻璃固化体相互作用后生成大量的含固化体组成的次生矿物,这些次生矿物的生成不仅降低了地下水中核素的浓度,同时还可充填岩石中的孔隙,降低地下水的流速,对阻止核素向人类环境的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北山预选区的花岗岩组成对于建造处置库是非常有利的。
|
|
|
|
1 |
章英杰,范显华,苏锡光,曾继述,王勇,周舵,刘德军,姚军;Pu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5年03期 |
2 |
贯鸿志;张振涛;龙浩骑;王波;苏锡光;曾继述;;Am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3 |
章英杰;冯孝贵;梁俊福;陈靖;苏锐;王驹;刘春立;;Am(Ⅲ)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行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
4 |
贯鸿志;张振涛;苏锡光;龙浩骑;王波;姚军;宋志鑫;陈曦;;Am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9年03期 |
5 |
张华,罗上庚;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浸出行为模型研究概况[J];辐射防护;2004年05期 |
6 |
甘学英;张振涛;苑文仪;王雷;邢海青;白杨;马辉;;90-19/U玻璃体在地下水溶液中的蚀变速率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
7 |
李韡;放射性废物地层处置在日本全国都可行[J];国外核新闻;1999年08期 |
8 |
盛嘉伟,罗上庚,汤宝龙;国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体浸出行为的研究及发展[J];辐射防护;1996年02期 |
9 |
韦红钢;周仲魁;孙占学;钟佐燊;;铀在花岗岩介质中的迁移预测[J];铀矿冶;2011年02期 |
10 |
闵茂中;;高放废物处置的地质介质选择[J];核科学与工程;1991年04期 |
11 |
张传智,邵辅义;模拟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冲击试验研究[J];辐射防护;1993年01期 |
12 |
盛嘉伟,罗上庚,汤宝龙,柳得撸;90-19/U模拟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表面性能的研究[J];辐射防护;1996年02期 |
13 |
郄东生
,姜耀中
,周慧;高放废液玻璃固化体性能标准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
14 |
郭永海;王驹;刘淑芬;苏锐;宗自华;李亚伟;;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预选区泉水成因分析[J];铀矿地质;2009年01期 |
15 |
徐国庆;;放射性核素有机迁移形式与性能评价[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0年02期 |
16 |
柳沢;文孝;刘济民;;高放核废物的深层地质处置[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2年03期 |
17 |
吴兆广,罗上庚,于承泽,盛嘉伟,柳得橹;模拟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在处置条件下的浸出行为研究(Ⅱ)[J];核科学与工程;1996年01期 |
18 |
姜涛;姚军;周舵;包良进;张言;陈曦;范显华;;温度对Np在北山花岗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年01期 |
19 |
李楷君;高温下BEL-15玻璃固化体在模拟粘土孔隙水中的静态浸出试验[J];辐射防护;1992年03期 |
20 |
徐国庆;;核废物的模拟处置库—地下实验室[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