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峡工程升船机基础断层带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李维树  
【摘要】:三峡升船机上闸首在施工期,发现F_(215)断层组中的F_(215)、f_(?)、f_(603),断层带岩体为疏松~半疏松状,性状很差,使上闸首基础变形稳定问题及抗滑稳定问题比较突出,为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对断层带岩体进行了现场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思敬;;以工程地质观点探讨岩体的力学属性[J];地质科学;1966年01期
2 伍法权;王思敬;宋胜武;吕杰堂;;岩体力学中的统计方法与理论[J];科学通报;1993年15期
3 安欧;李占元;;X射线法测量石英方解石的轴面异性及其在岩体应力测量中的应用[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98年00期
4 朱训国;杨庆;栾茂田;;岩体锚固效应及锚杆的解析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5 周洪福;韦玉婷;聂德新;;对碎裂结构岩体似连续介质特征的一点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1期
6 刘高;李新召;邓建丽;付清胜;;岩体力学参数变异性及取值方法[J];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01期
7 刘海燕;李增学;郭建斌;吕大炜;李淑进;吴立荣;;泥灰岩溶蚀模型力学效应分析[J];人民黄河;2009年07期
8 王桂梁;南桐正弦型不协调复式倾伏背斜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9 苏爱军;工程岩体稳定性分类的新途径[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年03期
10 张绍国;王新民;姚建;田冬梅;;采空区稳定性的非线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11 向文飞;周创兵;;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研究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S2期
12 林发荣;万玲;石星;邓涛;;节理单元在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3 易武;孟召平;;岩质边坡声发射特征及失稳预报判据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14 程传军;;安乐寺古滑坡的卸荷启动机制分析[J];科技风;2008年12期
15 黄丽娟;;建筑荷载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6 张志强;李宁;陈方方;张平;;非贯通裂隙岩体破坏模式研究现状与思考[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17 周宝艳;傅雪海;权彪;;潞安矿区煤层气增产方式研究[J];煤;2010年06期
18 王猛;石豫川;;某软质岩地下厂房岩体质量分级方法选取[J];贵州水力发电;2010年05期
19 胡秀宏;伍法权;孙强;;基于双参负指数分布的改进的岩体本构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0 周斌;;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广忠;周瑞光;;岩体力学性质的结构效应[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2 郭志;;岩体力学参数预报[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胡秀宏;伍法权;孙强;;基于双参负指数分布的改进的岩体本构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志川;幕阜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