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维断裂损伤模型在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术才  朱维申  李树忱  王书法  邱祥波  
【摘要】:通过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节理裂隙岩体的本构关系及其损伤演化方程,并依次评价节理岩体的稳定性和变形行为,工程应用表明本文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本构关系及数值分析研究进展[J];水电科技情报;1996年02期
2 任懿;杨海天;;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的单向粘弹性节理岩体的等效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4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及工程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张敏思;王述红;杨勇;;节理岩体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及其验证[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6 付成华;周洪波;陈胜宏;;混凝土喷层支护节理岩体等效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09年07期
7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07年08期
8 黄耀英;郑宏;;系统锚杆对节理岩体等效凝聚力影响数值试验初探[J];煤炭学报;2010年09期
9 周正义;曹平;林杭;;3DEC应用中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7期
10 张志刚;乔春生;刘勇;;节理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综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5期
11 肖卫国;兑关锁;陈铁林;任青文;;剪胀和破坏耦合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12 肖卫国;兑关锁;任青文;;节理岩体非线性本构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9期
13 牛斌;杨海天;;基于均匀化方法的斜交节理岩体复合本构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4 张玉军;;节理岩体等效模型及其数值计算和室内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15 张小飞;;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强度预测[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6 李晓云;吴顺川;;Hoek-Brown屈服准则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17 高俊丽;;饱水节理岩体蠕变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18 韩现民;李晓;王红霞;;基于GSI的节理岩体力学参数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19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经验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20 李树荣;高峰;廖孟柯;梁忠雨;;岩石粗糙节理剪切强度的分形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术才;朱维申;李树忱;王书法;邱祥波;;三维断裂损伤模型在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阴可;张永兴;;拉剪条件下节理岩体的应力和变形[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郑捷;李兴才;;具有滑动弱化本构关系的断层滑动细胞自动机模型[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盛金昌;戚国庆;速宝玉;;一种反映剪胀特性的节理弹塑性本构模型[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海忠;黄茂松;;粗粒土的本构模型及其展望[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国富;殷惠光;;膨胀型软岩变形机理与特种控制技术[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7 胡亚元;;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环境岩土本构理论[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狄圣杰;徐卫亚;王伟;吴关叶;郑文棠;;柱状节理岩体原位变形试验力学浅析与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左三胜;聂德新;;蒙特卡罗模拟在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研究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任懿;杨海天;;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的双向黏弹性节理岩体的等效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福巍;节理岩体细观损伤模型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琼;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焦健;节理岩体稳定分析的数值流形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力学参数与屈服准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6 王香增;钻井工程中盐膏层井眼缩径的数值模拟及最佳工程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相彪;筑坝堆石料应力路径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周葆春;黏土本构建模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社豪;节理岩体等效本构关系研究及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余大军;节理岩体特性的模型试验和特征单元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卢轶然;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各向异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5 潘鹏志;节理岩体等效性能的损伤模型及其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胡细伟;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许艳林;多维量化记忆本构模型及其验证[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秦娟;节理岩体的代表单元集合体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年
9 涂运伟;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涛;地下水与地震作用下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围岩力学响应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浦高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宋昱亮;Drucker—Prager模型及其发展演化[N];建筑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