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粘土岩微结构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杨晓杰  林西生  林西生  
【摘要】:粘土岩是软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粘土岩微结构对岩石抗剪强度的影响很大。本文采用平面剪切试验方法对两组高岭石粘土岩试样的抗剪强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反映了粘土岩微结构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威;徐则民;刘文连;李丽;;含水率对西昌昔格达组粘土岩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5期
2 李天池,刘新民,吴其伟;隆务西山滑坡及其隐患和应急措施[J];水土保持通报;1985年02期
3 陈历鸿;马鞍山隧洞粘土岩膨胀特性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年01期
4 张学祖;王登元;于江南;;扫描电镜下黑森瘿蚊若干外部微结构[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5 吴林志;含有随机夹杂非均匀体的有效弹性模量[J];应用力学学报;1993年02期
6 蔡威林;黔中富钾水云母粘土岩简介[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9年04期
7 施柏煊,严惠民,李彩凤,张兰;海面微结构光学测量装置设计[J];光电工程;2001年03期
8 陈志忠,秦志新,沈波,朱建民,郑有炓,张国义;氮化蓝宝石衬底上GaN薄膜的微结构与光学性质[J];发光学报;2002年02期
9 柏立懂,崔可锐,胡文奎;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膨胀土矿物成分及微结构[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4期
10 李建国;开放式四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的研制与实验[J];海洋技术;2005年03期
11 张柏顺;万能;章天金;;溶胶-凝胶法制备Ba_(0.6)Sr_(0.4)TiO_3薄膜的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2 徐匡迪;蒋国昌;;《信息论冶金学》及其基层平台研究的初步成果[J];科学中国人;2006年02期
13 刘艳;董云杉;黄家桢;张利中;李戈扬;;反应溅射Zr-Si-N复合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14 何仕;;大同塔山煤矿粘土岩的特征及成因[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3期
15 孙喜莲;洪瑞金;齐红基;范正修;邵建达;;磁控溅射不同厚度银膜的微结构及其光学常数[J];物理学报;2006年09期
16 贾旭;张建武;郑保忠;浦其荣;;稀土元素Ce/Eu共掺杂对Bi-2201相微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17 刘艳;董云杉;戴嘉维;李戈扬;;反应溅射Nb-Si-N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18 甄聪棉;马丽;张金娟;刘英;聂向富;;Ti(Cr)缓冲层对用于垂直磁记录材料CoCrTa介质磁特性和微结构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19 王伟;王俭;;粘性土地基在动荷载作用下变形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1期
20 邓联文;江建军;邸永江;何华辉;;玻璃包覆铁基合金微丝的微结构与吸波性能[J];功能材料;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杰;林西生;林西生;;粘土岩微结构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2 龚伟;王波;祁宁;麦亦勇;刘黎明;;超支化聚合物微结构的正电子研究[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陈嘉鸥;卢承祖;郭素杰;叶斌;;软土微结构SEM样品的制备技术[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枚;商顺昌;;微结构加速度开关动态特性参数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姚应红;孔向阳;戴嘉维;李戈扬;;Ti-Si-N纳米薄膜的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周呈文;王常勇;Descamps Michel;卢建熙;;磷酸钙多孔生物陶瓷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7 李冬梅;陈菁菁;潘峰;;镍过镀层对高频声表面波器件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周严;王博文;李淑英;黄文美;曹淑英;;Fe_(100-x)(Ga_(0.75)Al_(0.25))_x(21.2≤x≤26.8)合金的结构与磁性[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9 张昭;郑昌琼;彭少方;;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和凝固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龚静;王晓容;阮琳;田明义;;灰白蚕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季节冻土水分迁移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范协诚;MRAlO_4(M=Sr,Ca;R=La,Nd,Sm,Y)微波介质陶瓷的基础问题及其改性[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汉强;高性能Nd-Fe-B永磁材料的微结构与磁性能[D];山东大学;2005年
4 孔祥东;电子束液态曝光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彭美勋;球形氢氧化镍的微结构形成机理与电化学性能[D];中南大学;2004年
6 袁志庆;超疏水表面的仿生构建[D];中南大学;2008年
7 戴晔;飞秒激光在透明介质中诱导光子学微结构[D];上海大学;2008年
8 刘广军;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结构拓扑自组织设计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杜伟;MgB_2超导单晶生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秦霓;Ba_(6-3x)Ln_(8+2x)Ti_(18)O_(54)基微波介质陶瓷的改性及若干基础问题[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方;亳阜高速公路路基填土工程性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徐春旭;W型铁氧体的制备及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李世扬;数字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王浡;物理压印法构建聚合物微结构[D];浙江大学;2006年
5 高玉英;导电聚合物微容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关会英;典型蝴蝶鳞片结构色形成机理及其微观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徐瑞;沥青混合料快速三维数值建模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洪波;ZnO、Co纳米粒子制备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春明;微结构气体传感器设计、模拟、制作及温度测量[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朱玉满;镁合金的形变热处理[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静;研讨微结构科技 庆祝冯端八十华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微结构陶瓷[N];中华建筑报;2000年
3 申生;国内首条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投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宋莹 姚大鋆 陈晓春;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N];新华日报;2005年
5 记者:游雪晴 实习生:姜靖;超分子:探索在化学学科前沿阵地[N];科技日报;2006年
6 耿联;政协会上的“师生”委员[N];新华日报;2008年
7 沈峥嵘;高校,要能留住顶尖人才[N];新华日报;2008年
8 刘华;闵乃本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N];团结报;2007年
9 施慧;领跑纳米碳酸钙市场[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左常睿;探微析理 巧夺天工[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