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探技术与评价方法

张国祯  
【摘要】: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开展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以来采用的主要勘探技术和评价方法,并结合近几年来大洋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海洋4号"船的调查成果以及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介绍了导航定位、地质取样、多波束测深、多频探测、海底视像探测技术、大洋沉积层声学探测技术、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与评价和深海多金属结核勘探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新疆油田公司召开2001年勘探技术座谈会[J];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01期
2 李云霞;;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7年02期
3 ;新疆油田公司2000年勘探技术座谈会在克拉玛依召开[J];新疆石油地质;2000年02期
4 张庆麟;;对《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的一点质疑[J];中国宝玉石;2001年04期
5 杨文达;刘望军;;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在浅部地质勘探中的运用[J];海洋石油;2007年02期
6 袁志华;张玉清;赵青;姜洪福;刘云燕;罗中华;李雪;王石头;李波;潘国辉;高兴友;张国良;;中国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新进展——以大庆卫星油田为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S2期
7 王树江;;浅谈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J];民营科技;2011年04期
8 赵凤兰,鄢捷年;原油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的评价与控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牛文林;陈礼仪;朱宗培;;钻井泥浆环保性能的评价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年S1期
10 张培河;张群;王宝玉;李国富;田永东;;煤层气可采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潘庄井田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1期
11 李阔;唐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J];灾害学;2007年01期
12 方园园;李雪萍;;江西省山丘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与成果[J];江西水利科技;2007年01期
13 李荣伟;侯恩科;;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3期
14 姚静;杨辉;张玲;;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4期
15 张志刚;文光才;孙东玲;;煤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16 夏玉成;唐利君;张海龙;;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的可拓学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1期
17 袁宏川;段跃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价与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14期
18 连金芳;;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评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19 韩宏恩;;河南油田稠油油藏识别评价方法[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20 罗丹;;高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祯;;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探技术与评价方法[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郑雷清;郑佳奎;陈文安;李会兰;;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邬迪;张幼振;吕汉江;;钻探机械绿色产品设计及评价[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4 刘玉玉;;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牛文林;陈礼仪;朱宗培;;钻井泥浆环保性能的评价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薄遵昭;牛作民;;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分布区洋底表层沉积物的微结构特征[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7 王英;吕文正;何拥华;;多金属结核分布与海底地形坡度的关系[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邹新民;LugpvonkV.N;贺日政;WoodvenkoA.V.;刘卫民;;关于磁异常源下底界深度的评价方法及意义[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君恒;;油气藏自然电位法勘探技术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蒋在超;杨晓海;;准噶尔盆地沙漠区提高分辨率勘探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评;资源环境约束下矿山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天琦;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焦健;基于空间自相关法的微动勘探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黄祖熹;中外油气勘探项目的评价方法对比及应用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闫韶兵;工程地质评价空间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苏朝光;济阳坳陷地层油藏富集规律与勘探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王锐;胜利探区地层油藏富集规律与勘探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李宏松;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正海;云南鹤庆北衙富碱斑岩型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10 王桦;矿山岩土体导电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元静;若羌县地下水资源评价[D];新疆大学;2007年
2 李文超;建三江垦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预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赵秀娟;喇萨杏油田过渡带综合调整潜力及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胡超;矿产资源GIS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5 孙艳伟;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仁涛;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卫扬安;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录井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柴成繁;天津市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氟吸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刘哲;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李长春;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克里格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可;东方物探陆上复杂地区勘探技术全球领先[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记者 宋杰 李占彬;中国石油召开勘探技术座谈会[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通讯员 靳贵军;东方物探技术创新引领业务成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袁伟 记者第广龙 通讯员 秦伯平;甩出去打下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孙克;勘探技术创新 探明储量攀升[N];中国石化报;2000年
6 华深;深部资源勘探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4年
7 刘军 刘原英;中国石油学会研讨东部地区勘探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占彬 宋杰;迎接油气勘探的又一个春天[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通讯员 孙红燕;华北经理部城区勘探技术实现规范化[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姚进;滩浅海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