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杨林德吴蔺周汉杰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仪表读数误差对位移反分析结果精度的影响,建立可用于在工程实践中指导位移量测线优化布置及量测仪表选择的准则和方法。文中除结合弹性平面应变和参与反演计算的量测数据选择的合理性也作出了判断。研究结果可为信息化施工的现场监测提供指导,并有较大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亚明;;地下工程测量技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2期
2 刘鹏;吴笑天;;地下室结构设计与施工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3 胡丹丹;;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4 ;地下的人类世界[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8期
5 冯洋;张志增;胡江春;;地下厂房洞室群岩体蠕变特性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朱维申;杨为民;项吕;李晓静;郑文华;;大型洞室边墙松弛劈裂区的室内和现场研究及反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7 王刚;蒋宇静;李术才;;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快速反馈分析实用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8 马行东;;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响应规律的研究[J];水电站设计;2011年02期
9 吴粤;;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10 常建梅;;深基础变形分析及位移量测测点优化[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S1期
11 郑磊;王培涛;周丰峻;;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技术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曾航;黄亮;;岩土结构分析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3 陶宇;庄大伟;李洪林;;浅议地下混凝土结构自应力防水[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4 吴浩;王飞;刘灏;;地下洞室选址及稳定性评价[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5 李维国;;露天煤矿爆破对边坡体内巷道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6 黄文辉;;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17 王兰民;;前言[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8 张科;连彩霞;;超长地下车库裂缝控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9 贾睿;;浅谈偏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机理[J];甘肃科技;2011年13期
20 滕丽;;智能风险管理系统在盾构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春生;黄有申;赵钢;郑云泽;刘立;;HCSA膨胀剂在沈阳长岛仙女湖大型地下工程中的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柳建国;;地基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与展望[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序言(一)[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静波;毛善庆;;灌浆技术在地下顶管工程中的应用[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敖漉;谢朝新;吴祥生;;地下工程中氡的来源与检测方法[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沈秀芳;;[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金城;乔俊建;韩若飞;刘菲;李锐;范启雄;;地震灾害对地下工程的威胁与防范对策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四)——地球物理环境探测和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C];2008年
8 王建勇;方斌;;地下工程岩石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姚源道;刘忠义;;地下工程堵漏防水出现问题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10 胡金华;周早生;孙杰;;民用地下工程对化学爆炸的防护能力[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评价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方建勤;地下工程开挖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仇文革;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李晓燕;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崔杰;美姑河坪头电站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志新;地下工程中土参与作用的结构承载力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训国;地下工程中注浆岩石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景龙;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新星;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同济大学;2008年
10 伍国军;地下工程锚固时效性及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军南;岩体的弹脆塑性损伤分析及锚杆支护数值模拟[D];武汉大学;2005年
2 孙爱花;大型节理岩体洞群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冯海涛;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匹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瑞华;潍坊白浪河地下通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孟磊;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及信息反馈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郭艳华;有限元与典型类比法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王晓亮;地下工程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技术研究[D];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09年
8 李科;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9 罗建飞;基于非线性本构模型的地下工程高效有限元算法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春辉;地下工程临近既有地铁施工安全性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坚 刘杨堂;大市口地下工程年底前全部完工[N];镇江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国球 许镇威 本报记者 丁必裕;天台:“地下工程”见功夫[N];台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东华;安理大“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N];淮南日报;2010年
4 李松梧;仅仅是地下工程的功劳吗?[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记者 新月 通讯员 徐词;“新南环”首幢回迁房地下工程完工[N];苏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元晖;全市拉网式排查在建地下工程[N];厦门日报;2008年
7 李代祥 陈文广;究竟还有多少地下工程“欠账”[N];中国财经报;2010年
8 通讯员 李景寿 严镇威;潘家铮:溪洛渡地下工程是中国水电工程的骄傲[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瑜;“最难在建地下工程”的奥秘[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吴宏 郑耀明 肖咸强;福建炼油乙烯项目地下工程百日内完工[N];福建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