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顾芷娟郭才华应育浦于莉  
【摘要】:正郭才华等在高温高压下,对角闪岩电导率进行了大量的测定,得到了不同压力下角闪岩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6 00—700℃温度段,角闪岩电导率变化较之明显,原因是什么?为此,我们开展了角闪岩的电导率变化机理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内蒙古大乃林沟与角闪岩有关的铂族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J];岩土工程界;1998年03期
2 田书文;;锆石可作为角闪岩花岗岩化的标志[J];地质调查与研究;1992年03期
3 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内蒙大乃林沟晶洞角闪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8年02期
4 高坪仙;太古宙岩石剖面中的角闪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6年02期
5 黄晓葛,白武明,胡健民;斜长角闪岩弹性和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3年01期
6 郑海飞;乔二伟;杨玉萍;段体玉;;拉曼光谱方法测量流体包裹体的内压及其应用[J];地学前缘;2009年01期
7 高平,杨僻元,李艳军;秦岭-大别山壳幔岩石高温高压下的电性特征[J];地质科学;1998年02期
8 朱茂旭,谢鸿森,郭捷,张月明,许祖鸣;高温高压下蛇纹石电导率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1999年11期
9 肖万生,翁克难,刘景,谢鸿森;高温高压微束衍射实验进展及其地学应用[J];地学前缘;2005年01期
10 顾芷娟,郭才华,张彦波,张兆忠,韩秀玲;高温高压下花岗岩条纹长石和电导率的变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4期
11 孙卫东,郑永飞,李曙光,孙勇,张国伟;北秦岭松树沟接触变质岩的氧同位素研究[J];岩石学报;1997年02期
12 祝向平;秦善;韩宝福;刘景;李晓东;巫翔;吴忠华;;钛闪石的高压结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4年06期
13 顾芷娟,张流;围压3千巴、温度700℃时角闪石羟基的变化[J];地震地质;1982年03期
14 王德军;;α-石英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构转变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5 郝启福;;介绍一个小而富的铂矿[J];地质与勘探;1975年03期
16 昝立声;李绪深;刘冠章;李大鹏;;A-1构造流三段储油层高温高压成因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年04期
17 薛振华;闽西天井坪组和大金山组斜长角闪岩成因特征[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18 顾芷娟,潘裕生,周勇,吴春明,俞历,宋长青,陶京岭;青藏高原地壳低速层的物理性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1期
19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单双明,崔桐娣,邓鹤鸣,许祖鸣;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J];矿物学报;2005年03期
20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邓鹤鸣;;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控制下单晶橄榄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芷娟;郭才华;应育浦;于莉;;高温高压下角闪岩的变化与其电导率[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2 郭才华;宋瑞卿;;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纵波速度的测量[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顾芷娟;郭才华;俞力;张兆忠;韩秀玲;王秀兰;张洪波;;花岗岩中钾钠长石相的转变实验与壳内高导层[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顾芷娟;潘裕生;俞历;吴春明;周勇;宋长青;;含流体包裹体角闪岩的电导率变化的实验[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5 黄晓葛;白武明;;高温高压下变粒岩的变形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顾芷娟;;角闪岩的强度和波速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于英杰;王多君;刘在洋;郭颖星;;高温高压下片麻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荣华;胡书敏;张雪彤;王勇;;地球深部高温高压流体实验和原位探测方法、技术及应用[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9 张金成;张克勤;杜君;庞广明;;HP3852S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在岩石力学实验室高温高压蠕变试验装置中的应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10 ;前言[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义;杨子板块北缘北大巴山地幔岩捕虏体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年
2 肖万生;地球内部成烃新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3 刘雷;高温高压下镁橄榄石物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4 刘达林;高温高压气藏深井测试合理工作参数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5 刘巍;高温高压下几种岩石的弹性纵波速度及其动力学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年
6 王帮兵;基于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东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宝华;地幔矿物电导率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代立东;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下上地幔矿物岩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张少兵;扬子陆核古老地壳及其深熔产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杨道合;科学超深钻井过程中碎岩方法与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的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高温高压下辉长岩弹性波速及其衰减[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9年
2 闫小兵;地壳岩石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3 邢淑芝;石英、石墨和硅的混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构相变[D];吉林大学;2007年
4 田志伟;大别—苏鲁造山带混合岩的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武晋文;花岗岩热破裂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6 范景辉;康定群斜长角闪岩脱水熔融实验研究及康滇构造带壳内低速层成因初步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年
7 沙茜;差应力对岩石熔融程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8 严宇;高温高压下泡沫流变特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张建锋;断裂与油气藏形成关系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肖军;陕西秦岭翠华山片麻岩区泉水溶蚀作用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高广超;山东东平发现一中型铁矿[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游雪晴;我国应加强地学高温高压研究[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唐婷朴淑瑜;洞察地下五千米[N];科技日报;2007年
4 周生荣 李发东;在第一井上钻出一流业绩[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记者 于德福;我国核地质科学站在世界前沿[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6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所研究员 杨文采;大陆科学钻探[N];光明日报;2000年
7 记者 于德福;我国核地质科学站在世界前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8 记者 赵凡;中国完全可以找到巨型斑岩铜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李砚洪;石花洞石笋记录北京2650年气温变化[N];北京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丽 本报通讯员 胡荣华 采写;半数地面沉降,软土层压缩在作怪[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