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稳态地下水热系统模型的建立及福州地热田的数值模拟
【摘要】:本文建立了受断层带控制的地下水热系统的二维(拟三维)稳态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围岩与地下水的能量交换;2.由降水补给区和热水卸载区的水头差所造成的地下水强迫对流;3.由于围岩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下水自然对流.编制了有限元计算源程序,计算了该模型典型的流场与温度场.最后进行了福州地热田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热田的温度场和流场,指出福州热田地下3km深处温度约为150℃,其200℃等温面的深度约为4.2 km,居里面(560℃等温面)深度约为14 km,福州盆地的背景热流约为2.6 HFU.
|
|
|
|
1 |
侯玉新,慕秀琴;神堂沟地热田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J];中国煤田地质;2004年06期 |
2 |
马俊红;史俊德;;忻州市顿村地热特征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04年04期 |
3 |
李自安,张锐,施尚明,施龙;松辽盆地杜蒙地区热储流体运移模拟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6期 |
4 |
孙瑞刚;高书剑;迟义宾;宋明忠;;招远市城东地热田成因探讨[J];甘肃科技;2010年13期 |
5 |
姜胜华,宋先旺,李富军;车田湾地热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开发前景[J];矿产与地质;1997年04期 |
6 |
王宇林,杨春,李宪杰;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成因及地质模式[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7 |
赵平,廖志杰,过帼颖,赵凤三;腾冲热海地热田气相组分的定量分析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5年24期 |
8 |
冯跃封;龙门地热田温热水成因探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9 |
张鸿义;察布查尔地热田具有良好勘探开发前景[J];新疆地质;2002年02期 |
10 |
本刊编辑部;山东发现丰富的地热资源[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
11 |
陈可聪;;某地热田的温度场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S1期 |
12 |
何运祥;;广东省乳源县青岗地热田成因特征探索[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
13 |
吴少斌,孔繁业;南宁市地热田成因分析[J];广西地质;2002年01期 |
14 |
张希友;李国政;;长白山地热田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J];吉林地质;2006年01期 |
15 |
王新宇;;镇隆大园地热田赋存特征、资源评价与开发前景分析[J];地下水;2009年04期 |
16 |
孟银生;张光之;刘瑞德;;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1期 |
17 |
郑克棪
,赵丹丹;开发地热新能源[J];知识就是力量;2005年11期 |
18 |
吴景华;谢俊革;陈树义;马永平;;吉林省地热资源状况与评价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9 |
H.F.Huang;武传真;;中国福州地热田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热储模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6年02期 |
20 |
刘久荣;地热回灌的发展现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