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种用压机测定岩石样品Q值的方法

谢小碧  陈颙  严维玲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在伺服压机系统上测定岩石样品Q值的方法.原则上讲,对岩石样品加正弦形载荷,通过测定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相位差即可计算岩石样品的Q值.但对于高Q岩石样品,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相差非常微小,而且应力和应变的幅度都非常小,因此很难将相差测准.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传感器输出的应力和应变量经模拟放大后由计算机进行离散采样,然后对离散时间序列做互相关处理,最后通过测量互相关峰对零点的偏移来测定Q值.该方法利用数据处理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全部工作在MTS伺服压机系统上完成.由于加载、数据采集和处理均由计算机控制,所以该方法具有实验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同时也易于改变测量参数.实验时正弦形载荷的周期可在0.1 s至100 s范围内变化,基本上覆盖了天然地震波的传播频段,因而实验结果可以为用地震波资料反演地球内部的滞弹特性提供更直接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衰减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铁拴;静围压下岩石纵波速的变化和各向异性[J];地震;1992年02期
2 冯丽;张彦;张喜友;双少敏;;双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岩石中砷和锑[J];太原科技;2009年05期
3 徐旭耀;陈昆愉;谢薇薇;陈小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湖光岩岩石中的铅[J];光谱实验室;2011年03期
4 高剑峰,陆建军,赖鸣远,林雨萍,濮巍;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新的国际标准岩石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1期
6 周正,陈君毅;岩石样品破碎的新方法[J];地质地球化学;1977年05期
7 ;岩石样品加工机械化[J];地质与勘探;1966年05期
8 肖立志,杜有如,叶朝辉;岩石样品表面流体的核磁共振谱线[J];波谱学杂志;1995年06期
9 邢凤鸣;岩石同位素年龄的理解与使用[J];地质与勘探;1992年11期
10 苏丹;云作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样品中微量银方法的改进[J];黄金;2010年10期
11 陈笑梅;;用核反应分析法测定岩石样品中~(39)K的含量[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12 李立武,王先彬,杨辉,王永莉;高真空金属样品处理系统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2期
13 张艳萍;常宏伟;杜树斌;Kenji Sakurai;;岩石样品中不纯性元素内部关联性的研究——X射线荧光二维谱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14 杨嘉琴;孙保辉;曲兰;;二苯偶氮羰酰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的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15 查济璇,翟云芳;超声法测定岩石样品中油水饱和度的初步研究[J];声学技术;1986年04期
16 阎南;余贤斌;张志雄;李林锋;;岩石Kaiser效应若干问题探讨[J];陕西煤炭;2008年01期
17 张喜海;孙云峰;李艳霞;;应用PC-2000型测氡仪测定岩石样品中的镭[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7期
18 ;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标准岩石样品[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3年02期
19 陆克;;消息二则[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4年02期
20 王云玲;卢兵;卢安民;;微波溶样发射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的痕量金[J];化学工程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碧;陈颙;严维玲;;一种用压机测定岩石样品Q值的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2 王丽华;孙正江;;岩石样品破裂过程中的介电常数[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刘斌;王宝善;季卫国;;不同围压下岩石样品中微裂纹的闭合[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斌;席道瑛;王宝善;;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岩石样品中泊松比的各向异性[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丽华;孙正江;张德华;王卫东;;岩石样品破裂面上的电荷与光反射[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魏建新;狄帮让;;岩石样品的速度正交各向异性实验观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丽华;孙正江;;岩石样品介电常数随外电场频率变化的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陆阳泉;;利用大尺度岩石样品模拟DD孕震模式的某些实验结果[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林治仁;;利用弹性波传播速度对岩石进行可钻性分级的探讨[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10 孙正江;王丽华;张星;黄腾浪;王道余;;岩样电阻率随电场频率的变化[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玉岩;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在浅覆盖区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祁昌实;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及其在华南古元古代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王颖;变容压力脉冲渗透系数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李杰;Re-Os同位素的MC-ICPMS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峨眉山二叠纪苦橄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李建康;川西典型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机理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袁洪林;溶液进样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2年
7 魏建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王桂琴;Mg同位素组成的高精度测定及其在地外物质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鹏;岩石声电参数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巴晶;岩石变形声发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3 贺秋芳;洞穴细菌对铁、锰、钙元素的沉积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丁敬海;华夏地块下三叠统岩石重磁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夫杰;陕南镇巴东部地区基性岩墙群和正长斑岩脉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6 陈登平;冲击波压缩下岩石介质中的破坏波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凌荣祥;遵义松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黑碳含量测定及其地质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王鑫;利用分岔分析理论研究高孔隙度岩石的局部化变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江岳;三轴压力下水与砂岩、灰岩反应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10 李洁;岩石声学特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超;“隼鸟”可能根本没有采集岩石样品[N];科技日报;2005年
2 记者 陈超;日本“雀鹰”即将飞抵小行星采集岩石样品[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陈青通讯员 孟公建;测井数字岩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永杰;刘晓春:痴迷南极石头[N];北京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余建斌;大穿越带来新发现[N];人民日报;2006年
6 记者 陈超;日本“隼鸟”探测器再次发生故障[N];科技日报;2005年
7 刘先曙;跳跃式行走的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刘兴标 本报通讯员 唐峰林;快马加鞭 责重如山[N];广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长途跋涉累累伤[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杜华斌;地球大气中氧气出现早于“大氧化事件”[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