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秋本俊一;曲以秀;;关于超高压高温实验的新进展[J];世界地质;1985年Z1期 |
2 |
刘晓春,王明再,曲玮;大别山超高压正片麻岩:岩石学及变质演化[J];矿物学报;1995年02期 |
3 |
索书田,钟增球,游振东;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伸展构造格架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
4 |
江同文;肖香姣;郑希潭;唐明龙;林娜;王洪峰;;深层超高压气藏气体偏差系数确定方法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
5 |
Emil Jagoute;虞初良;;超高压高温岩石的同位素特征[J];世界地质;1993年01期 |
6 |
索书田,钟增球,游振东,周汉文;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碰撞后韧性伸展构造框架[J];安徽地质;2000年03期 |
7 |
;古老的岩石[J];科学之友;2005年01期 |
8 |
;食用岩石[J];科学之友;2005年01期 |
9 |
刘顺,熊大和;超高压下氧化物电导率测量及下地幔电导率的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2期 |
10 |
钟增球,索书田,杨启军,周汉文,游振东;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高压变质岩原位成因的构造证据[J];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
11 |
侯渭,谢鸿森;超高压下凝聚气体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1990年03期 |
12 |
刘小凤;梅秀苹;冯建刚;程建武;张辉;;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基本活动状态定量评价[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2期 |
13 |
孙吉主;罗新文;;考虑剪胀性与状态相关的钙质砂双屈服面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
14 |
乌·依·列别金斯基
,夏卫华
,王述训;岩石概念的发展史及其现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57年01期 |
15 |
康红普;水对岩石的损伤[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年03期 |
16 |
张凡,徐世球;岩石漫话[J];科学课;2002年04期 |
17 |
刘长泰,耿乃光;岩石超高压状态参数的实验研究[J];地震学报;1991年01期 |
18 |
索书田,游振东,钟增球,张泽明,韦必则,桑隆康;超高压—高压剪切带[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2期 |
19 |
刘听成;矿山岩石机械性研究之现状及主要方法简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57年01期 |
20 |
;冀东36亿年古老岩石铷-锶年龄的初步测定[J];科学通报;1978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