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德发赵社帮  
【摘要】:本文对华北型煤田山西组二_1煤底部石灰岩岩溶岩性和突水机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调查了一些矿井岩溶特征,分析了岩溶成因和二_1煤底部石灰岩历次突水的条件,把突水机理分为正常块段和非正常块段两种;正常块段的突水机理主要是受隔水层厚度、静水压力及其临界抗压强度之间力学平衡关系的影响,根据这种关系,可以把穿过底部灰岩的巷道划分为易突水区和不易突水区,而非正常块段的突水机理主要是受断层和岩性变化所引起。其预防突水的可靠办法是预注浆。对注浆效果和加固围岩的效应列举了实例,进行了分析,为防止底板突水安全通过受水威胁的采掘巷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红玲;侯爱军;童怀峰;王基生;;石灰岩中不同埋深爆炸自由场直接地冲击参数的预计方法[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2 董广智;;邯峰矿区石炭系本溪组岩性组合规律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3 徐丰容;刘松明;;对安徽省池州地区方解石矿主要类型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4 崔河平;;“青龙”是怎样诞生的[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1年03期
5 张壮志;罗婧;陈琛;唐建国;胡拥军;李红玲;;株洲县林地土壤施肥与树种配置建议[J];湖南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6 李忠东;;土耳其 五星级酒店“落户”古代洞穴[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7 刘建;苗超辉;;超声波透射法在冲孔嵌岩桩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8 王丹;袁苗;段文浩;徐中波;何幼斌;;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成因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9 刘凤;杨晓东;;中古3井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类型及模式建立[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10 李为;曾宪东;栗茂腾;周蓬蓬;余龙江;;微藻及其碳酸酐酶对石灰岩土壤系统中钙元素迁移的驱动作用实验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3期
11 王金锡;何兴金;;四川江油距瓣尾囊草初步研究(一)距瓣尾囊草的文献考证与生物学特性[J];四川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12 赵旭平;;邢台地区葛泉煤矿含煤地层特征初步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13 余海涛;王兴志;李斌;张帆;侯振学;李宇;;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相特征研究[J];海相油气地质;2011年03期
14 朱金华;冒我冬;白锦琳;李华;;CSAMT法在断层含水性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15 任良治;田贵维;李术;;巫溪南门湾危岩带发育特征与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8期
16 刘琰;孙贵;何孝海;;淮北煤田花沟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算[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7期
17 查尔斯;;宗教的诞生[J];科学大观园;2011年14期
18 曹建华;杨慧;康志强;;区域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碳汇通量估算初探:以珠江流域为例[J];科学通报;2011年26期
19 郑亨光;;如诗如画的九寨水[J];科学与文化;2002年06期
20 刘海平;;石楼县矿产资源分析及发展前景[J];华北国土资源;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发;赵社帮;;华北型煤田山西组二_1煤底部岩层岩溶岩性的突水机理与注浆防水效应[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李志才;;广西石灰岩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远景[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信礼田;刘建武;何翔;;高应变速率下石灰岩的力学特性[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4 夏国英;丁蕴杰;赵松银;;河南石炭—二叠纪含(竹蜓)地层划分及生物群特征[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七辑)[C];1987年
5 姚道坤;;浙江石灰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A];浙江省科协学术研究报告——浙江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集[C];2004年
6 赵玉成;左其伟;王继燕;陈占清;;颗粒直径对破碎石灰岩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军;魏民涛;杨垂;曹广远;李长河;;寒武系灰岩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新技术应用[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颜世杰;李永春;薛梅;张同州;魏兴山;;封闭不良钻孔突水机理及防治对策[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9 宋彦琦;张文琴;邓超;;椭圆柱形矿井陷落柱突水机理与突水判据[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10 唐明明;王芝银;;石灰岩蠕变变形及应力特性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志宏;双柳煤矿陷落柱发育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招伟;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其防治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3 李昂;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4 孙建;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张永生;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奥陶系马四组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5年
6 李子林;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黄存捍;采动断层突水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宋照亮;喀斯特流域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矿质元素行为与环境质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邦华;破碎岩体变质量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龙;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跃军;VA真菌对石灰岩适生种群构树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伟;河北省退化山场生物承载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尹会永;潘西煤矿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5 曾宪东;植物碳酸酐酶对石灰岩岩溶的驱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福仁;徐州市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胡茂流;朱庄煤矿六煤层底板突水防治技术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8 汪文云;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恢复潜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代长青;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规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吕皎;旱薄山地杏树引种与栽培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小玲 毕静;陵川电石灰岩储量达2亿吨[N];山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飞 实习生 丁礼阳;我市召开石灰岩资源整合整顿工作会议[N];咸阳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红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N];日喀则报;2008年
4 张巧峰;梅州专项调查石灰岩和稀土资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刘春芳;广州首次发现石灰岩植物群落[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6 张巧峰;梅州石灰岩矿稀土调查规划展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记者 彭吉增;王益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N];铜川日报;2008年
8 孙旭;今年锁定找矿新突破目标[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郝汝铤;水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任重而道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饶坚 薛柏华 特约记者 赖南坡;因地制宜 石灰岩也能开出希望花[N];韶关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