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之禄  
【摘要】:正本文从水理性质、容重和孔隙率、蠕变特性、风化特征、抗剪强度、吸收性等方面论述了软弱粘土岩的基本性质。文章介绍了梅河矿三井,山东黄县北皂矿和徐州大黄山矿等实例。认为软弱粘土岩的理想维护方法应满足以下9个条件:1.巷道避免或减少布置在高应力集中区;2.支护方法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玉胜,翟明华;普采工作面松软岩层——粘土岩顶板管理[J];江苏煤炭;1995年01期
2 肖忠华;软岩性质的研究及对策[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8年03期
3 王水利;梁绍暹;;华北北部山西组煤系粘土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6期
4 梁绍暹;山西小峪煤矿2号、3号煤层粘土岩夹矸的研究[J];西北地质;1997年04期
5 张廷武;浅谈芙蓉山煤矿区工程地质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05期
6 崔龙鹏,朱国维;矿井粘土岩特性及其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1998年04期
7 刘华根;粘土岩井巷的支护[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06期
8 崔龙鹏,宋晓梅,苏信斌,张永泰;龙口矿区2号煤层顶板粘土岩特征及研究意义[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夏玉成;构造应力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影响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卫萍;新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探讨[J];陕西煤炭;2004年03期
11 张显良,黄奇文;辽宁煤矿区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J];煤矿安全;2005年03期
12 张培河;白建平;;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部署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6期
13 潘国平;浅谈煤矿区队科学管理的基本内涵[J];江苏煤炭;1995年03期
14 李茜;毕如田;;影响露天煤矿区土地资源环境的分析——以山西平朔露天矿区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1期
15 史兴民;;煤矿区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为例[J];生态经济;2009年05期
16 刘耀华;;浅析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J];海峡科学;2010年10期
17 李堂军,孙承爱,庞莹;我国煤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02期
18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的控制作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19 张志刚;文光才;孙东玲;;煤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20 张俊;汪云甲;王小辉;;D-In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之禄;;我国煤矿区的软弱粘土岩[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2 ;福建省大田县奇韬煤矿区元沙井田详查(最终)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张凤武;;危困煤矿区状况及成因分析[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新疆尼勒克县胡吉尔台煤矿区南部预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5 杨永国;陈玉华;;基于GIS的煤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系统研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夏玉成;;应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预测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演化态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刘金平;樊华民;刘义德;;永城煤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A];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中国资源危机矿山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贺日兴;胡振琪;魏忠义;姜晶;;煤矿区景观规划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建安;;福建省永春县天湖山—上姚煤矿区推覆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10 张伟;龙如银;;煤矿区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渠俊峰;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王猛;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王志芳;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赵德深;煤矿区采动覆岩离层分布规律与地表沉陷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5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6 陈旺;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夏勇;贵州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特征和金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景继东;巨厚砾岩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聂爱国;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行风;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西;鲁西煤系地层高岭石粘土岩特征及其铁、钛赋存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2 赵路正;煤矿区煤层气利用对策及技术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王强;毕节地区晚二叠世煤层地球化学与成煤环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4 张晋;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玉卫;高应力—膨胀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与支护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蔡保新;富源县大河煤矿区富煤三矿、四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卫锋;贵州晴隆县普晴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吐尔逊阿依.吾买尔;托克逊煤矿区瓦斯赋存数学模型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王成辉;贵州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黄宝伟;基于D-InSAR和GIS技术的煤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江;新疆地矿测绘院服务煤矿区普查[N];中国测绘报;2011年
2 刘伊曼;沉陷大地上的生存难题[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王锦榕 陈文林;福建四个省资项目找煤三千多万吨[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陈仪 谢燕菁;文明之花香满园[N];中国矿业报;2009年
5 卢丛平;浅谈如何加强煤矿区队班子建设[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记者李韶辉;煤矿区瓦斯防治将强推先抽后采[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王文琴;用执着的奉献谱写对事业的忠诚[N];中煤地质报;2011年
8 林明辉;进军印尼展风采[N];中煤地质报;2011年
9 记者 邓书恒;我国煤矿区瓦斯抽采装备取得重大突破[N];石家庄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晶泽;中泰化学准东“挖煤”进行时:2亿设煤业公司[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