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拓展光谱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

王家俊  者为  刘言  蔡文生  邵学广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光谱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组标准样品估计源机光谱和目标机光谱之间的差异光谱,然后利用差异光谱将其他样品的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从而扩充目标机光谱的数量,建立目标机的稳定建模。使用三台不同仪器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少量的标准样品光谱可以将大量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建立目标机的模型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对仪器的更新替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国胜;李琳;胡松青;;傅立叶红外光谱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04期
2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0年07期
3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0年10期
4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1期
5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2期
6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3期
7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4期
8 韩润平,李建军,杨贯羽,鲍改玲;结合重金属前后浮萍的红外光谱比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04期
9 史永刚,冯新泸,李子存;近红外光谱在石油产品测试评定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00年03期
10 周晓蕾,刘京生,王保怀;红外光谱法的应用[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11 潘亚丽,王静平;红外光谱样品制备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山西化工;2000年01期
12 王喜贵;施和平;;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特点及其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0年01期
13 ;红外光谱微机数据库[J];化学通报;2001年02期
14 ;红外光谱微机数据库[J];化学通报;2001年03期
15 徐广通,陆婉珍;柴油近红外光谱与性质的相关性分析[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年02期
16 杨春艳;红外光谱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腐蚀与防护;2001年10期
17 王海水,汪冬梅,席时权;近红外光谱在品质分析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2年03期
18 沈锦荣,李大治;烟度红外光谱的分析法[J];光谱实验室;2002年05期
19 肖杰,吴玉田,雷长海,刘荔荔,陆峰,朱斌;中药近红外光谱的褶合变换与信息可视化技术[J];分析化学;2003年11期
20 陆峰,卢伟,肖振宇,曹永兵,林培英;耐药型白念珠菌的红外光谱判别方法的初步研究[J];分析化学;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梦章;;红外光谱解析程序[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2 崔继承;赵振武;丁东;唐玉国;;纳米自洁净玻璃近红外光谱特性分析[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婧;郁露;孙素琴;;栽培与野生丹参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梁逸曾;范伟;陈爱明;张志敏;;近红外光谱软件的设计和实现[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谭福元;李梦龙;冯晓瑜;张婧;;红外光谱谱构关系探讨[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杭义萍;王海水;;红外光谱:消除水溶液中水吸收峰干扰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海水;席时权;;红外光谱与长烃链化合物的结构[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狄霖;;红外光谱信息管理系统[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邱江;潘红春;叶勤;张嗣良;;红外光谱监测糖化酶发酵过程[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孙宁邦;;气相色谱或放出气体分析与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的模块式接口[A];全国第五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晓康;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的应用与发展[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杜国荣;复杂体系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郝勇;近红外光谱微量分析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程旺兴;醌类中药小分子电子转移机理研究—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和导数伏吸法[D];安徽大学;2012年
5 王金意;钯、镍及其非金属合金电极的表面红外光谱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单瑞峰;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及温度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7 严彦刚;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在铂族电极上的拓展及应用[D];复旦大学;2007年
8 黄正国;基质隔离—红外光谱和量化计算研究金属原子与甲醇及乙炔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志有;原位快速时间分辨显微FTIRS的建立及其对Pt微电极表面动态过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刘智超;复杂信号解析与建模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沙沙;双边夹原理在红外光谱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明地;红外光谱结合计算机解析技术对青海枸杞的鉴别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5年
3 彭惜媛;12种种子类药材多级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D];佳木斯大学;2015年
4 朱伟成;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材料的制备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灶鑫;灵芝红外光谱规律及灵芝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6 戚华溢;嵌入式零树小波用于红外光谱压缩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曹凤娟;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膜蛋白的检测及表面增强红外基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效林;白酒红外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军红;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红外光谱子结构解析[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方;原位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犁;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云南物联站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