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石屹姜鹏超常平元建郭先锋  
【摘要】:2年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4种绿肥翻压对烟株生长、烟叶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紫花苜蓿、白三叶可改善烟叶品质,但产量低,没有种植价值,冬牧70、多年生黑麦草可增加烟叶产值,改善土壤性状,产量高,适宜在黄淮烟区种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俊龙;适合皖南地区的春播牧草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年08期
2 熊景发;杨永康;杨金勇;苏会银;熊发信;;巍山县优质牧草种植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5年04期
3 赵春法;侯华;;不同品种牧草对地域的适应性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年03期
4 晋秀龙;陆林;覃逸明;;游憩活动对琅琊山风景区两种草地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5 蒋文兰;任继周;;云贵高原人工草地混播组合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1年01期
6 张富有;;飞播草场退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1990年03期
7 高桥佳考;大谷一郎;鱼住顺;余田康郎;五十岚良造;石风善;;草地牧草种群间生化作用关系的研究——根分泌物对牧草生育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1991年02期
8 P.T.Kenny;K.F.M.Reed;徐长林;;南澳大利亚夏秋期间草地类型对断奶绵羊生长和羊毛产量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1986年06期
9 于应文,蒋文兰,徐震,冉繁军;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与叶片生长动态及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4期
10 侯自花,游弋;优质牧草的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2004年07期
11 罗俊;科学种植牧草[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10期
12 屠敏仪;;牧草引种试验报告(1975—1980)[J];中国草地学报;1981年04期
13 ;科学种植牧草[J];现代农业;2005年11期
14 北原德久;张继慈;;牧草种、品种的选择及其条件[J];草原与草坪;1985年03期
15 ;介绍两种优质牧草[J];农业知识;2003年18期
16 王江民;适合云南栽培的主要温带牧草品种[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3期
17 向佐湘;方宝华;杨知建;肖润林;;桂西北峰丛洼地4种牧草生产力分析[J];草业科学;2007年12期
18 黄顶;张英俊;韩建国;王堃;;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9 熊作明;蔡汉;冯文祥;孙贵平;;多效唑对缓解多年生黑麦草高温胁迫的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0 韦美玉;陈世军;刘丽萍;;入侵杂草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种子;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SUZUKI;吴素琴;;紫花苜蓿对于一个模拟仲冬解冻的反应[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册)[C];1981年
2 P.ROTILI;L.ZANNONE;王策箴;;关于紫花苜蓿的饲料产量和低皂苷含量的育种[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C];1981年
3 李平;王成章;严学兵;郭玉霞;史莹华;;两种策略分别克隆紫花苜蓿光敏色素A、B基因[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P.B.GIBSON.M.E.KNIGHT;O.W.BARNETT;W.A.COPE;J.D.MILLER;王建光;;白三叶: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古老的牧草[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C];1981年
5 J.NOSBERGER;F.MACHLER;B.C.BOLLER;高洪文;;白三叶海拔生态型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分配[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册)[C];1981年
6 S.R.BOWLEY;B.R.CHRISTIE;崔慰娴;;紫花苜蓿群体培育潜力的研究[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C];1981年
7 D.S.CHAMBLEE;L.T.LUCAS;W.V.CAMPBELL;姜润潇;;一般管理与杀虫剂的使用对拉丁鲁白三叶持久性的影响[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册)[C];1981年
8 毛萍;杨宏;蒋彬;乔定君;邓霄禹;胡可;马欣荣;;木糖对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朱见明;王成章;严学兵;樊文娜;杜红旗;;紫花苜蓿光敏色素B基因片段克隆及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亚军;王成章;严学兵;樊文娜;杜红旗;;紫花苜蓿光敏色素A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RNA干扰载体的构建[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华锋;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冯霞;多年生黑麦草人工诱发变异的多态性分析与鉴定[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张颖;种带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谢明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对菲的吸收和生理响应[D];厦门大学;2008年
5 赵俊权;18种引进优良牧草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雪;多年生黑麦草基因转化与抗旱性遗传改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张健;三峡库区牧草种植区划及适生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金太成;大豆DREB基因GmDREB1改良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温洋;磷钾营养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郭彦军;紫花苜蓿对酸性紫色土的适应性及其营养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勇;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施肥研究及其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彩峡;低温弱光对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丁旺;紫花苜蓿3个开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初步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姜义宝;钙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5 邱勤;根际微生态水平上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瘤菌体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金宝;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不同生长时期植物雌激素含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志鹏;不同耐盐性状紫花苜蓿的SSR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丽;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筛选及其细胞学观察[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楠;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纳钦;紫花苜蓿和缘毛雀麦高光谱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屈涛 顾健 楼爱玲;紫花苜蓿夏季主要管理技术措施[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2 杨莉 韩万勇;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N];新疆科技报(汉);2005年
3 ;金皇后[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曹闻;紫花苜蓿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张郎;紫花苜蓿的收获制度[N];中国畜牧报;2004年
6 文/李文选;进口紫花苜蓿[N];山西科技报;2001年
7 ;优质高效的多年生黑麦草[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8 ;紫花苜蓿栽培中氮肥的使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9 河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张焕强研究员;紫花苜蓿(上)[N];河北农民报;2008年
10 ;卓越[N];中国畜牧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