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假药判别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对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片的拉曼光谱进行一种新的假药判别分析方法研究,实现快速、简便的鉴别。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无模型判别分析法——局部直线筛选法(LSLS),仅利用待测中药与化学药物的各一张光谱,通过提取差谱计算过程中的特征吸收峰信息的变化规律,进行掺杂物的判定。本文在改进LSLS方法的基础上,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相结合,引入经典的主成分分析(PCA)法,形成一套新的适用于假药判别的分析系统。对7种降糖药片(包括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和12种常规的辅料(阴性样品)进行判别,结果显示灵敏度达到了96.77%,专属度达到了97.48%,准确度达到了96.35%。该方法为药品现场快速检验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思路及鉴别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吴迪;汪志平;何勇;周子立;;iPLS-SPA变量选择方法在螺旋藻粉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
2 |
连洪寿;李玉林;陈翼胜;;硅特兰结构毒性关系的判别分析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88年01期 |
3 |
王洁;用数理统计的判别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的化学键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4 |
虞科;程翼宇;;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近红外光谱判别分析方法[J];分析化学;2006年04期 |
5 |
李彦周;闵顺耕;刘霞;;近红外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7期 |
6 |
徐可;相玉红;代荫梅;张卓勇;;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8期 |
7 |
刘泽春;张峰;谢卫;;烟草近红外光谱模型的适配性研究[J];烟草科技;2008年05期 |
8 |
刘凯;王茜蒨;赵华;肖银龙;;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塑料分类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5期 |
9 |
陆建平;李郁;曹家兴;;主成分分析法-BP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酸[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5期 |
10 |
罗勇;白长科;姜晓东;陆平晔;宋家龙;;低相对分子质量聚氧化乙烯的聚合研究[J];精细化工;2008年06期 |
11 |
杨海清;何勇;陈永明;林萍;吴迪;;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香菇品源的三维空间建模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6期 |
12 |
申明金;;MATLAB在化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3 |
周家驹,许志宏,严新建,孙敦明,曹凌霄,王红;分子二维结构信息数值化的结构框架模型法及其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1期 |
14 |
朱尔一,王小如,邓志威,杨芃原,黄本立;多变量判别分析用于癌症诊断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05期 |
15 |
张景丽;罗霞;郑林用;许小燕;叶利明;;运用色谱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灵芝进行分类[J];色谱;2009年06期 |
16 |
蒋焕煜;谢丽娟;彭永石;应义斌;;温度对叶片近红外光谱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7期 |
17 |
曹忠,王世华,王彬峰,林辉概,王柯敏,俞汝勤;压电晶体传感器阵列判别分析小分子脂肪醇蒸气[J];分析测试学报;1994年06期 |
18 |
王俊;许禄;;手性分子与手性拓扑指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1期 |
19 |
王晋,张汝华,马成禹;近红外光谱法在药学上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年01期 |
20 |
郭丽丽;许春丽;李保新;吕家根;;生物活性化合物液相直接化学发光特性的理论预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