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功能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摘要】:随着外伤和骨肿瘤等发病率的升高,由这些病损造成的骨缺损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骨缺损的修复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研究开发新型仿生骨修复材料以满足医学科学发展和临床需要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和研究热点。其中,仿生构建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由于模仿了天然骨的成分、结构和特性,一直是骨修复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对骨、骨组织再生修复机制认识的不足以及材料科学和加工技术等的限制,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功能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行讨论和分析。本文针对仿生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展望和分析。
|
|
|
|
1 |
崔阳;刘一;黄威;;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1期 |
2 |
凌秀菊;龚兴厚;邱巧锐;;生物降解高分子/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9年04期 |
3 |
张立海;胡敏;高飞;肖红喜;梁军;牛宇;温伟生;;矿化结晶胶原-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力学与理化性能检测[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
4 |
王桐;许烨馨;马娜;王明召;;骨修复材料知识引入高中化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4期 |
5 |
黄永辉,沈铁城,徐晓峰;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在骨折后骨缺损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
6 |
张阳德,李坚;纳米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04年06期 |
7 |
高川;万怡灶;何芳;罗红林;王洁华;;细菌纤维素组织工程支架的仿生矿化研究[J];科技导报;2008年22期 |
8 |
杨春瑜;杨春莉;田晓红;柏树令;王淑静;赫美;佟浩;;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9 |
魏杰;刘昌胜;洪华;袁媛;陈芳萍;;可降解自固化类骨磷灰石支架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4期 |
10 |
杨军;陈治清;;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1992年01期 |
11 |
艾桃桃;王芬;;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J];江苏陶瓷;2006年02期 |
12 |
徐铮青;林军;徐靖宏;;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改进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
13 |
郭志敏;陈福;赵恩录;武丽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7期 |
14 |
赵珊;李延报;李东旭;;功能性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5期 |
15 |
邱静,张杰魁,张敏,陈治清;氧化钇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8年01期 |
16 |
宁江海,刘洪臣,龙建银,毛克亚,王会信;纤维连接蛋白模拟多肽改进碳磷酸钙骨水泥反应性的体外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
17 |
李钧;李晓莉;张浩伟;王苏阳;赵明钢;张阳德;;纳米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骨材料细胞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
18 |
魏克冰;严永刚;吕国玉;张其翼;;可降解生物活性氨基酸共聚物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4期 |
19 |
袁华,陈宁,吕晓迎,郑步中,宋晓陵;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2005年02期 |
20 |
徐挺;何狄;周银银;汪涛;;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