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用于可植入式医疗电子的无线CMOS SoCs

吕学士  
【摘要】:三种由我们研究组开发的有关无线医疗应用CMOSSoCs有关的文章被即将出版的ISSCC06/09/10收录。第一个介绍了怎样利用MEMS微悬臂梁无线自由标记探测病变的C反应蛋白质,具有安全、可重复的特点。由于特殊的CRP-反CRP粘合物引起微悬臂梁的偏差,可以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探测,并通过传统的无线ask收发器传输到电脑。一个0.2Hz1V的交流信号可以作用在生物微机械传感器上并将CRP从微悬臂梁上解开,以达到可重用的目的。第二个是有关一个CMOS可植入式药物传输SoC,这个芯片单片集成了无线控制电路和药物投递阵列。药物投递阵列是由八个贮液囊,实验表明贮液囊里的成分可以通过接受外部PC的无线信号成功地释放。最后,提出一个利用低电平PRF刺激技术以达到即时疼痛控制的无源CMOSSoc应用。电刺激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疼痛的感觉。它的效力已经通过观察接受局部双极刺激lumber神经的DRG(不造成热损伤)的老鼠得到证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黎学川,杨成才,吴平;核通后装机MICROSELECTRON-HDR监控计算机故障的排除2例[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5年02期
2 马晓虹;;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一例[J];大众科技;2008年05期
3 田彦斌;百诺代监护仪CMOS故障维修与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韩书光;池保勇;王志华;;一种应用于无线内窥镜的2.4GHz低功耗ASK发射机(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6年06期
5 陈江华;项斌;莫邦燹;王展飞;倪学文;;适于MEMS加速度计读出电路带宽可调的低通滤波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鲍海飞,李昕欣,王跃林;原子力显微镜中微悬臂梁/探针横向力的标定[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7 程海洋,秦明,高冬晖;采用CTD控制电路的二维CMOS风速计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8 李瑰贤,彭云峰,ZHANG Xin;空气中类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的微梁动力学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赵晓锋;温殿忠;;在EPW中采用(100)硅制作微悬臂梁凸角补偿及工艺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郇勇,张泰华,杨业敏,阮勇,张大成;微力学测试仪在MEMS键合强度测试中的应用[J];机械强度;2005年03期
11 李艳宁,唐洁,饶志军,傅星,胡小唐;微悬臂梁谐振技术检测溶液粘度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12 朱龙洋;鲁健;吴亚雷;许晓慧;褚家如;;基于数字调谐方法的微悬臂梁品质因数的研究[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5年04期
13 唐倩;朱才朝;成功;;微悬臂梁的平衡和稳定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1期
14 杜敏;CMOS单片机在电子计价秤中的应用[J];衡器;1997年03期
15 潘亮,张青川,伍小平,段志辉,陈大鹏,王玮冰,郭哲颖;基于MEMS的光力学红外成像[J];实验力学;2004年04期
16 吴剑群;秦明;;二维CMOS风速计集成控制电路研究[J];电子器件;2006年01期
17 孙凯;秦明;张中平;黄庆安;;基于微控制器的风速计在线控制和测量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18 丁高飞;秦明;沈广平;;脉冲调制型恒温差风速计控制电路的设计及其温漂特性测试[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19 王佩瑶;唐洁影;余存江;恩云飞;师谦;;MEMS微悬臂梁在冲击下的粘附失效预测[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20 陈宇航;牛顿;黄文浩;;压电陶瓷激励微悬臂梁的动态特性[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学士;;用于可植入式医疗电子的无线CMOS SoCs[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犁;李建伟;董小静;危峻;;基于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光谱仪系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海洋;秦明;高冬晖;;采用CTD控制电路的二维CMOS风速计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黃榮堂;;智慧型CMOS-MEMS探针卡[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田丰民;陈向东;李向东;;无线内窥镜[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姜理利;唐洁影;;表面微加工悬臂梁断裂失效可靠度预测[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7 黄梅珍;陈钰清;;影响PSD线性度的因素[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庆泉;陈立群;;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非线性振动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张大兴;贾威;官伯林;;基于光电位移检测的振动测量控制技术[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梅;李玉和;林浩山;廖小华;;微探针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飞;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刚度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孙康明;高性能视网膜修复芯片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玉军;基于DSP的透镜参数测量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徐执明;数字水准仪硬件电路设计和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龙运栋;纳米操作平台柔性微悬臂的模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武洁;微悬臂梁机电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陈美琴;微机电系统中微梁变形行为的尺度效应[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司骞;数码显微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6年
7 赵纪伟;∑-△微加速度计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昀强;利用显微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微悬臂梁的机械特性[D];天津大学;2005年
9 赵倩云;微悬臂梁品质因数Q控制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孟汉柏;PT/PZT/PT薄膜微力传感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磊;取走CMOS上的灰尘颗粒[N];电脑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