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白枕鹤和蓑羽鹤3种雏鸟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摘要】:作者通过对1998年哈尔滨动物园的8只丹顶鹤雏鸟、10只白枕鹤雏鸟和15只蓑羽鹤雏鸟的体重及其外部器官进行称重和测量,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其进行了生长曲线拟合,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3种雏鸟的跗蹠和中趾等主要在前期生长,而体重、翅、尾等则在中后期生长,其中蓑羽鹤雏鸟又比丹顶鹤和白枕鹤雏鸟的嘴峰与嘴裂的比值大,约为1:1.05,而蓑羽鹤雏鸟的嘴峰与嘴裂的比值大约为1:1.3.在3种雏鸟的绝对生长率中,体重、体长在3种雏鸟相互之间有极明显差异,丹顶鹤雏鸟和白枕鹤雏鸟的翅长和跗蹠生长率无明显差异,丹顶鹤雏鸟与蓑羽鹤雏鸟,白枕鹤雏鸟与蓑羽鹤雏鸟的翅长和跗蹠生长率有显著性差异,丹顶鹤雏鸟、白枕鹤雏鸟和蓑羽鹤雏鸟三者之间的中趾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
|
|
1 |
李方满,李佩珣;白枕鹤的领域防御行为[J];动物学报;1992年02期 |
2 |
段文瑞,凤凌飞,杜向东;内蒙古的鹤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1年01期 |
3 |
姚剑敏;;抢救蓑羽鹤[J];大自然;1999年04期 |
4 |
袁涛,李佩珣;白枕鹤交配行为观察[J];动物学研究;1988年S1期 |
5 |
周宏力,田秀华,粟海军;笼养蓑羽鹤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6 |
高峰;潘红;史洋;田恒玖;;北京发现蓑羽鹤[J];动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
7 |
徐新杰,刘冰许,李亚,邓强,刘冰花;前半期母鸡代孵白枕鹤(Grus vipis)实验[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1期 |
8 |
金煜,田秀华,徐昂扬;蓑羽鹤染色体组型研究[J];野生动物;1996年01期 |
9 |
叶晓堤,李德浩;青海湖地区蓑羽鹤秋季迁徙的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5年04期 |
10 |
安春林;王秀辉;武明录;;蓑羽鹤繁殖新记录[J];野生动物;2007年03期 |
11 |
;2009,请关注鹤[J];少年科学;2009年S1期 |
12 |
李方满,李佩;丹顶鹤与白枕鹤的领域比较[J];生态学杂志;1999年06期 |
13 |
王岐山;;鹤——优雅的大鸟[J];科学大观园;2006年24期 |
14 |
宋胜利;说鹤[J];自然杂志;1986年06期 |
15 |
李方满,李佩珣,于学锋;对白枕鹤领域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1年01期 |
16 |
赵忠琴,林树德;无线电跟踪蓑羽鹤穿越喜玛拉雅山脉的秋季迁徙[J];野生动物;1996年06期 |
17 |
刘群秀
,刘景龙;世界的鹤[J];野生动物;2004年02期 |
18 |
王岐山;;鹤,优雅的大鸟[J];森林与人类;2006年11期 |
19 |
陈晓东;;蓑羽鹤群斗老鹰[J];海内与海外;2011年10期 |
20 |
潘德根,秦建华,刘洪道;断翅圈养白枕鹤的繁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
|
|
|
|
1 |
王进军;田秀华;吴建平;卢志远;;丹顶鹤、白枕鹤和蓑羽鹤3种雏鸟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2 |
徐岩;黄晨;邹红菲;;扎龙湿地春季白枕鹤繁殖行为观察与分析[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3 |
田秀华;王进军;孙伟东;;白枕鹤雏羽生长发育的研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4 |
孔凡前;刘应竹;李纯;李晓民;;图牧吉春季白枕鹤觅食生境初步研究[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
5 |
李晓民;;中国的鹤类资源[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6 |
陈立新;;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缺水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7 |
赵京;肖方;卢雁平;张敬;;9种鹤消化道的观察[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8 |
李文发;耿铁栓;赵和生;张爱忠;栾晓峰;;兴凯湖地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9 |
徐学良;;鸟巢观察两例[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10 |
王岐山;杨兆芬;;中国鹤类研究进展[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