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清除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正血液制品是现代医学用于预防和治疗不可或缺的药品,其病毒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病毒检测"窗口期"、试剂灵敏度缺陷和人为差错引起的漏检以及经血或血液制品传播但尚未检测的病毒等多种潜在风险的存在,使得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清除研究成为必要。根据国家相关指导原则,本研究室开展了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清除工艺研究,
|
|
|
|
1 |
沈永才;陈兴;;常用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8期 |
2 |
刘鹏翰;潘越飞;李清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J];中国输血杂志;1992年04期 |
3 |
辛永红;刘强;郑秀峰;;血液成分病毒灭活与安全输血[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1期 |
4 |
余伟;赵辉;刘文芳;;病毒灭活/去除工艺与血液制品病毒安全性[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7期 |
5 |
王慧茹;沈莉;李建民;张义兵;赵晓霞;;灭菌方式不同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品质量的潜在影响[J];河北医药;2008年11期 |
6 |
赵淑红;徐爱华;;亚甲蓝光化学法用于血浆病毒灭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
7 |
肖云贵,许金波;血液病毒灭活机理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5期 |
8 |
周铁群,邱平,王剑锋,李长贵;几种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工艺的验证和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04期 |
9 |
常娅莉,刘燕,赵宜为,袁发文,梁艳,丁宜清;S/D处理血浆过程中的脂包膜病毒灭活试验观察[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
10 |
陈小凤,钟伟明,周家锦;人免疫球蛋白24℃病毒灭活恒温室的设计安装和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06期 |
11 |
张西春;张雅莉;赵敏;;输注血浆成分传播病毒的因素及病毒灭活的重要性[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10期 |
12 |
赵晓霞,全江涛,孟燕军;病毒灭活血液临床治疗的展望[J];临床荟萃;2005年14期 |
13 |
李雪英;韩惠云;邱玉霞;李运琴;冯云;;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年02期 |
14 |
陈国兴;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05期 |
15 |
李克勤;汪玲;郁正芹;相恒泉;袁海涛;;光照灭活病毒法对血浆成分的影响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年05期 |
16 |
董霞;李迎新;;光动力疗法对病毒灭活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年05期 |
17 |
程玉根;柏则蓉;贾红志;;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年04期 |
18 |
程玉根;柏则蓉;贾红志;;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年04期 |
19 |
吴克;新鲜冰冻血浆中的病毒灭活[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4年05期 |
20 |
兰蓉,陆萍;血细胞成分的病毒灭活和去除[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