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残疾青少年创伤后成长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摘要】:目的:探讨遭遇父母残疾的青少年创伤后成长与积极教养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两所省级高职高专院校17~23岁青少年1200人,筛查出父母肢体残疾者199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心理弹性简化量表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筛查父母肢体残疾及测量青少年一般人口学变量、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及父母温暖关怀型的积极教养方式。采用STATA 13.1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父、母温暖关怀型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0.53,均P0.01);父亲温暖关怀型教养方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P0.05)。心理弹性完全中介父亲温暖关怀型教养方式与创伤后成长(P0.01)的关系。父亲温暖关怀型教养方式对心理弹性的作用(R2=0.075)高于母亲温暖关怀型教养方式对心理弹性的作用(R2=0.039)。结论:父亲温暖关怀的积极教养方式与母亲相比,更有利于促进父母残疾者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创伤后成长的发生。早期积极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