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交友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青少年网络交友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关于网络交友的问卷以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调查上海市2所普通中学的初三和高一年级整群样本学生,其中上网被试166名,不上网被试125名。结果:在网络交友方面:男、女被试的网友中均是异性占多数;上网交往的目的有7项;告知网友真名的情况有6项,约16%“从不告诉对方”。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上网与不上网的两组被试在总量表分上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状况均良好;在“学习焦虑”等5项分量表上,两组被试表现正常,无显著差异;不上网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均分高于上网组(p0.05)。结论:青少年网络交友多是为了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打发无聊时间,网络交友者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尚好,但有些方面需要注意。
|
|
|
|
1 |
郑洪利,于霞,张晓玲,董秀琴;初中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 |
杨漠,韩丽丽,石固欧;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
3 |
李恺,李幸娟,李坤,冯丽丽,王锃;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4 |
郝世昌
,王焕武;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年令和内部动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
5 |
康艳萍;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
6 |
李丽;少年逆反心理及其矫正[J];解放军健康;2003年01期 |
7 |
施琪嘉;;少年维特的烦恼[J];健康博览;2006年11期 |
8 |
李黎,胡保卫,徐浩;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
9 |
茹卫平;浅谈青少年的心理疏导[J];安徽教育;1983年06期 |
10 |
张小乔;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少年期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
11 |
黄奀娣;838名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1999年04期 |
12 |
王燕;花季少年的心事[J];心理与健康;2005年02期 |
13 |
倪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陈汉英;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
15 |
苑勘;试论青少年性早熟与教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
16 |
吴素梅;俄罗斯少年期儿童在社会转型期的个性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
17 |
梅容;愿羞涩回归[J];心理世界;1999年05期 |
18 |
迟希新;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刍议[J];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9 |
杨琪东;少年为何不读书?孩子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健康生活;2004年04期 |
20 |
孙雯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东教育;2001年2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