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的遗传方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遗传方式,探讨遗传因素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系调查方法,对54个ADHD家系的各级患病亲属的患病类型、ADHD的患病率等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1)先证者的一、二、三级亲属ADHD患病率分别为29.63%、3.25%和4.42%,其中,一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群体患病率;一、二级亲属患病率随着与先证者的亲缘关系级数递增而剧减。(2)各级ADHD患病亲属中有较明显的共病现象。(3)一级亲属中,男性亲属患病人数多于女性亲属患病人数;先证者的父亲患病人数明显多于母亲患病人数。(4)ADHD的遗传方式既不符合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也不符合X、Y连锁遗传,可能是具有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估算其加权平均遗传度为102.47%±9.78%。(5)估计ADHD再病风险显示各级亲属预期患病率分别为23.0%、8.9%和5.0%。结论:ADHD具有家族聚集性;ADHD可能在童年期容易与学习障碍及品行障碍共病,成年期与各类人格障碍、病态赌博和酒依赖的发生有关;一级亲属中ADHD的患病男性多于女性;ADHD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具有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其遗传因素在决定ADHD易患性变异上可能有重要作用,除了微效的累加的多对基因外,可能还存在着主基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