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强度和力量。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心理内容,主要是心理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其次,心理素质特指人格的力量和强度,而不是指具体的心理内容;最后,心理素质的强弱和好差可以从“抗压能力”(即挫折耐受力)和“抗拉能力”(即抗心理冲突能力或选择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保健作用,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应对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打击,就可以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其次是辅助作用,这里的辅助作用是指心理素质对道德品质的辅助作用。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素质是道德品质的必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和辅助,那么道德品质就会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就无法发挥道德品质使人向善的积极作用,就不能使人作出有利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道德行为。最后是促进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