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来的中国区域气温变化
【摘要】: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相关系数的差异指标法,得到中国气温年际变化的9个区。气温年际变化在中国北方(东北、新疆北部、新疆南部和西北)表现为显著增暖的趋势,其增温趋势分别为每0.2-0.3℃/10a。长江中下游的气温趋势是0.1℃/10a,高原气温趋势是0.1℃/10a,西南和华南的气温趋势分别是0.2℃/10a和0.1℃/10a。分析进一步得到,中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大约在1970年代末出现了年代际增暖的突变。
|
|
|
|
1 |
钱维宏;秦爱民;;半个世纪来的中国区域气温变化[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张德汴;喻谦花;张明周;张睿;霍继超;陈光华;王娟;张亚静;王二虎;孟宪川;鲁建立;张欣;;开封、安阳市气温变化及异同和减缓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3 |
杨丽容;刘景涛;;钟山县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王善芳;刘桂才;李树军;;潍坊市近49年四季季长及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
5 |
杨艳超;高红燕;寇小兰;李晓廉;;华山近5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
6 |
刘正洪;黄诚;谢鹏;樊旋;;启东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
7 |
费冬冬;骆亚军;杨军;熊守权;郑炜;滕华超;陈磊;;近51年鄂西山地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
8 |
黄远山;;探测环境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
9 |
司鹏;李庆祥;李伟;殷红;;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贡献[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10 |
唐毓勇;黄淑娟;邓汝伊;;百色气温日际变化显著异常的定量分析[A];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