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修理情形不同的环形相邻2/3(G) 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段秋实  张魁元  
【摘要】:本文考虑了修理情形不同的环形相邻2/3(G)可修系统,当其中一个部件是非修复如新而另两个部件可以修复如新时,利用几何过程结合补充变量法,给出了系统可用度与瞬时失效频度的Laplace变换表达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侃;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方法(一)[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1年02期
2 程侃,曹晋华;一般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马氏更新模型[J];应用数学学报;1981年04期
3 程侃;两相依部件的系统可靠性分析[J];数学进展;1982年03期
4 程侃;;可靠性数学中的若干问题和进展[J];运筹学学报;1983年01期
5 张福渊,李沛琼,韩于羹;状态转移链法——不可修的马氏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航空学报;1984年02期
6 史定华;计算可修系统在(0,t]中平均故障次数的新方法[J];应用数学学报;1985年01期
7 ;科学出版社新书讯[J];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年04期
8 史定华;某些典型可修系统的运行特征[J];数学进展;1986年01期
9 曹晋华;带故障小修的多状态单部件可修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J];应用数学学报;1986年01期
10 陶化成;一类间歇使用系统的可用度计算[J];兵工学报;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秋实;张魁元;;修理情形不同的环形相邻2/3(G) 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疏松桂;;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张元林;;维修有优先权的环形相邻k/n(F)可修系统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4 张杰彬;甘茂治;;基于RCM维修决策的系统可用性参数的确定[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王华;程侃;;逆高斯分布在可靠性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数学规划及运筹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冯鹏;;某型导弹C~3I系统数据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分析[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沈祖培;黄祥瑞;;GO法原理及其在核工业系统中的应用[A];核工业第七届可靠性研究成果专刊论文集[C];2004年
8 梁小林;李泽慧;;对偶δ-冲击模型的最优更换策略[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相臣;田乃媛;;炼钢流程的网络描述及其系统可靠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桂坤;;神经网络在矿井通风降温中的应用[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华;车辆强化试验加速系数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宋月;若干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香;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燕山大学;2001年
2 李艳;几个马尔可夫型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牛裕琪;可修混联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成功;电子设备可靠性分析与软件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喻国建;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6 康晓辉;基于GO法的中国实验快堆核岛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刘仁彬;可修系统中两个模型的推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胥秀珍;空竭服务Geom~x/G/1型休假排队系统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9 任贞贞;可修系统的最优更换策略及系统稳态可用度的区间估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贤;存在修理延迟的可修系统在不完全维修下的可用度及不完全维修最多为h次时可修系统的可用度[D];浙江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