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自基因在水稻悬浮细胞中的瞬间表达
【摘要】:正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种新的可视报告基因,近年来,己被广泛地用于检测活组织的转化。用基困枪法将pBIN35S-mGFP4质粒导入水稻热研一号悬浮细胞,暗培养16小时,在NIKON 荧光装置显微镜510nm的蓝光下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一个细胞团上有一至数个绿色荧光点。24 小时,绿色荧光强度增加。30小时,转化的细胞发
|
|
|
|
1 |
齐高燕,郭泽建;水稻OsWrky基因的细胞核定位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 |
陈孝仁;程保平;王新乐;董莎萌;王永林;郑小波;王源超;;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大豆疫霉与大豆的互作[J];科学通报;2009年13期 |
3 |
王云鹏;韦正乙;邢少辰;林春晶;王丕武;;烟草PR1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检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4 |
汪波;彭定祥;孙珍夏;张娜;邢秀龙;;根癌农杆菌介导苎麻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植株再生[J];作物学报;2007年10期 |
5 |
宋洪元;任雪松;司军;李成琼;宋明;;利用Cre/lox定位重组系统获得无选择标记GFP转基因烟草[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6 |
贾勇炯,陈放,李瑛,何小莉;从水稻悬浮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7 |
贝丽霞;不同培养基对水稻悬浮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
8 |
杨玉华,吴礼树,王运华,杜昌文;硼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悬浮细胞生长及细胞壁组成的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9 |
胡海英;赵亚美;阎晓磊;王华芳;;香花槐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细胞悬浮培养技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0 |
余露;杨英;李硕;付春华;余龙江;;甘草悬浮细胞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05期 |
11 |
于瑞莲;王旻;许金国;薛婧;陈笑宇;顾晓娟;;白花蛇舌草悬浮细胞摇瓶补料对多糖量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8年06期 |
12 |
李红,邝炎华,彭新湘;全磷和缺磷条件下甘蔗叶悬浮细胞主要生长指标的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3 |
张春荣,李玲,陈刚;DMSO、Tween-20和TritonX-100对野葛悬浮细胞异黄酮生产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4年05期 |
14 |
李和平;姚明镜;廖玉才;;小麦几丁质酶基因的异种表达及其功能鉴定[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年06期 |
15 |
郭燕霞;刘玉军;;长鞭红景天悬浮培养细胞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8期 |
16 |
王艳婷;甘露;刘薇;余龙江;栗茂腾;;药用植物刺山柑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生长代谢特征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2期 |
17 |
李红,邝炎华,彭新湘;缺磷胁迫对甘蔗悬浮细胞磷素吸收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4期 |
18 |
戴传超,余伯阳,薛菲,蒋继宏;药用植物大戟悬浮细胞的培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9 |
张航宁,吴琴生,刘大钧;绞股蓝悬浮细胞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生物工程学报;1995年03期 |
20 |
莫小路,黄学林;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分化与萜内酯化合物的积累[J];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