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程红周嫦  
【摘要】:正根据花药与花粉培养的经验,幼嫩花粉 (单核中、后期至二核初期)是诱导花粉脱分化的最适时期。但迄今由此类花粉分离原生质体并进行培养的工作很少,仅萱草幼嫩花粉原生质体诱导了细胞分裂(周嫦1989)。因此有扩大试验范围的必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洪洲,郑幼霞;庆丰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融合重组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2年03期
2 张大力;两种绿藻—长石莼和袋礁膜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和融合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3 赵志山;单志萍;;噬菌体ZpDNA对北京棒状杆菌AS1.299原生质体的转染[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4 何若天,吴丹红,李景植;几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扫描电镜观察[J];广西植物;1990年01期
5 陶冶;;叶绿素荧光法预测存活[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11期
6 刘祖同,陈晔,赵南明;电场诱导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原生质体分离、电融合条件及其机制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6期
7 史玉英,李惠君;香菇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8 佘建明,吴敬音,周邗扬;陆地棉原生质体高频率分裂及植株再生[J];遗传学报;1993年06期
9 王俊英,孔显良,姜丽萍,何之平;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α-淀粉酶稳定性[J];微生物学报;1994年03期
10 鲁迎新,邓明华;几种诱变因子对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影响[J];生物技术;1996年05期
11 任涛,黄青云,欧守杼;大肠杆菌O_2(Nor~r,Chl~s)、O_(78)(Chl~r,Nor~s)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2 杨向晖,徐跃进,吕娟;我国蔬菜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1998年10期
13 陆荣生,韩美丽;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广西林业科学;1998年04期
14 赵宏波,陈发棣;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7期
15 冯小树,何萍,沈国强,姜文候,钱俊佳;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在酵母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中的应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年06期
16 李仁敬,张忠新,石玉瑚;棉花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初报[J];遗传;1980年04期
17 杨明久;;生物工程技术讲座(一)[J];微生物学杂志;1984年01期
18 陈亚平,袁丽蓉;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与菌种选育[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6年03期
19 张鉴铭,郑玉萍,陈梅英,纪大干;尖顶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再生[J];云南植物研究;1989年04期
20 杨天波,朱宝成,李潞滨;果胶酶产生菌原生质体高能电子诱变效应[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周嫦;;三种植物幼嫩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王鹏;李伟伟;朱迎紫;方侃;何森;孟凡欣;程瑛琨;;均匀设计法优化纤维堆囊菌ATCC15384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广策;叶乃好;曾呈奎;;藓羽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形成与发育[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文涵;王丽达;许浩然;郑田;孟凡欣;刘洋;;响应面法优化纤维堆囊菌So ce 90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艾枫;黄卫华;陈洪;王宗礼;程介克;;超微电极电化学实时监测单个油菜原生质体活性氧爆发[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陆龙喜;时连根;;真菌原生质体的融合及其应用[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7 张瑞凤;李德红;潘瑞炽;王小菁;;KT和钙对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的体积和CaM含量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张永亮;田宝磊;白忠彬;;原生质体介导的外源性GRF基因在家兔肌肉中的表达[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李琪;王双;王义琛;;植物叶肉原生质体质膜发育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10 胡迎春;朱巧昀;张泉;苏都莫日根;;质体外膜上可能存在的微管结合蛋白的分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乃好;藓羽藻原生质体团聚、再生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吕芳;羽藻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及其光合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3 侯艳华;四株海洋放线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4 林学政;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构建富含EPA/DHA异养微藻株的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0年
5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李廷强;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对锌的活化、吸收及转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洪文荣;依尼奥小单孢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4年
8 贾素娟;东方拟无枝酸菌HCCB10007遗传操作系统建立及黄色色素生物合成基因功能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4年
9 李戎锋;硫霉素环化酶基因克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10 付桂明;橙色红曲菌pksCT gene的敲除和长同源臂置换型打靶载体的构建[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硕;耐高渗(高糖)酵母菌株的选育[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白忠彬;原生质体介导的外源性GRF基因在家兔及小鼠肌肉中的表达[D];延边大学;2002年
3 王春丽;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玉米芯的诱导作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周海霞;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α-ALDC-高产菌株[D];河北大学;2004年
5 张卫兵;高产植酸酶菌株的选育和培养条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袁铸;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7 尤兰兰;重金属抗性菌株的选育及其固定化细胞吸附能力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熊艳;裙带菜配子体遗传转化的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9 杜海英;高温乳糖酶高产菌株的培育及其产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王健华;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与酶学性质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王永忠;兰州植物园拟建成植物生命科学教育基地[N];兰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永忠;知名专家给兰州植物园建设支招[N];兰州日报;2009年
3 ;什么是植物诱变遗传操作技术[N];农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