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DNA重组技术对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有何用途?[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1年02期 |
2 |
L.D.Blaine;吴健和;;杂交瘤资料库:克隆细胞系及其免疫反应产物的资料库[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6年Z1期 |
3 |
郭素华;周岚;孟清;张鹤龄;;马铃薯卷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病毒学;1991年04期 |
4 |
丁皓,宋后燕;杂交瘤技术的进展(文献综述)[J];现代免疫学;1991年03期 |
5 |
张敏六;朱洪波;杨献军;孙璐;宋力;赵云生;;分泌抗人精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建立[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6 |
高绍荣,胡国俊,段崇文,刘辉,韩之明,宋祥芬,陈大元;抗精子单克隆抗体6B10的免疫定位及其相应抗原分析[J];中国科学C辑;1998年06期 |
7 |
陈锡福;刘星;张丽芳;李红;;抗胆汁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
8 |
朱德厚,孙燮钧,李云宝,姚曾序,叶锋,周一雯,黄皖;应用中空维纤系统Acusys T-Jr~(TM)中试生产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8年03期 |
9 |
沈关心,苏娜,王晓林,朱慧芬,张悦;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2期 |
10 |
吴梅筠;赵渠;王慧茹;张林;李英碧;曾艳;张嘉林;;分泌抗人精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
11 |
杜牡丹;宋旭红;刘戈飞;梁斌;张巧霞;李蕊;谢健平;甘雪琼;黄东阳;;抗兔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3期 |
12 |
陈士恩;;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及其进展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3 |
王益民,王骥飞;双抗原特异性抗体──杂交瘤技术新的生长点[J];生物学杂志;1996年03期 |
14 |
潘赛贻,黄健康,周洁娴,吴建民;杂交瘤技术方法的建立和融合条件的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5 |
吴建;;杂交瘤技术及其应用[J];生物学通报;1986年12期 |
16 |
刘树玲;杨秀旭;张晓鹏;付玲;李建民;侯利华;陈薇;;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05期 |
17 |
郭恒昌,赵曼英,王岫岐;应用杂交瘤技术产生单克隆抗HBsAg群活性决定簇“a”抗体[J];现代免疫学;1982年06期 |
18 |
孙敏;涂新明;魏强;丛喆;蒋虹;佟巍;陈颂;赖春晖;于浩;秦川;;SIV p2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19 |
戴顺志;;淋巴细胞杂交瘤的研究动态和预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3年06期 |
20 |
窦新田;;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在大豆和固氮研究上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6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