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高昭辉  董书伟  荔霞  薛慧文  申小云  刘永明  王胜义  刘世祥  齐志明  
【摘要】: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及其核心技术,纳米药物毒性,并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谈晓明;高宏;;集胞藻PCC6803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李谷静;;麻痹性贝毒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蛋白组学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3 李家驹;蔡辉益;刘国华;;鸡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12期
4 龙娟;杨晓红;于桂宝;;微生物蛋白组学的发展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S1期
5 崔凯;张建国;何彩云;段爱国;曾艳飞;;林木蛋白组学研究的若干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1年02期
6 胡惠忠;付强;卢晟盛;张明;陆阳清;蒙冰;卢克焕;;猪卵母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7 石艳;林祥明;张茜;贺量;林建峰;王勤;陈清西;;菜青虫不同生长期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8 杨文凤;刘实忠;罗世巧;;巴西橡胶树胶乳蛋白质组学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孙杰;康俊梅;熊军波;张琼琳;云锦凤;;野牛草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J];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04期
10 高健;刘颖丽;李岚;蔡春菊;李雪平;彭镇华;;竹子光合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竹藤通讯;2006年03期
11 李东霄;张国广;郭立佳;李敏;毛倩;汪卫;陈亮;;细菌性条斑病侵染水稻抗性相关蛋白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年05期
12 宋立伟;乔秀亭;;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学的研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12期
13 王凤茹;;双向电泳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J];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06期
14 吉前华;郭雁君;;柑橘育种的基因组学基础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15 阮崇美;张子军;任春环;陈龙;张育军;程萧;章孝荣;;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山羊精子冷冻前后蛋白组的差异[J];中国草食动物;2010年04期
16 文李;刘盖;李绍清;李国民;陶钧;朱英国;;水稻花粉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应用[J];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01期
17 黄锦文;李忠;陈军;张志兴;李奇松;郑家团;林文雄;;不同杂交水稻籽粒灌浆期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18 陈继明;;《兽医微生物学》第四版介绍[J];中国动物检疫;2008年04期
19 冯启理;;国际昆虫中肠生物学研讨会[J];环境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20 ;欢迎订阅2010年《微生物学通报》杂志[J];腐植酸;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昭辉;董书伟;荔霞;薛慧文;申小云;刘永明;王胜义;刘世祥;齐志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闫石;徐岚;金治全;吴士良;;β3-GalT7基因正义与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其差异蛋白组学分析[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3 苏丹;应莉莎;顾琳慧;高赟;Herbert Yu;Dionyssios Katsaros;许沈华;;PDCD6——蛋白组学研究发现其与卵巢癌转移相关[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冯捷;成夜霞;郭慧方;白符;杨蓉;牛屹东;张红;房祥忠;朱炜;李林;;卵巢癌基因及蛋白组学初探[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戴梦红;王玉莲;袁宗辉;;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邓春晖;姚国平;陈和美;卢晋;张祥民;;磁性微纳米材料在蛋白组学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伟铭;;蛋白组学及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8 丁银环;王开正;;SELDI-TOF-MS技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李建忠;张建中;刘志国;牛忠英;岳茂兴;郑燕华;;四氧化二氮致伤小鼠血清的蛋白组学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爱红;卢庆陶;尹燕;赵彬彬;卢从明;;水稻白色和绿色叶鞘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友;多功能型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肿瘤显像及治疗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陈;基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元胡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效和毒性机制的蛋白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崔建国;辐射致癌相关蛋白质筛选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蔡耿明;咽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立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高峰;血清AFP阴性肝癌患者蛋白组学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力;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全菌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8 夏书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汪晓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新生隐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蛋白质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王学良;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肾阴虚证的蛋白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玉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蛋白组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杨义玲;应用血小板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ITP患儿血小板蛋白标志物[D];泸州医学院;2012年
3 邹志鹏;野生型MEF细胞与缺失PLC-γ1基因的MEF细胞总蛋白质表达谱差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彬;纳米药物安全性的法律管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乐尧金;结直肠癌细胞驯化巨噬细胞的蛋白组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宋丹丹;普鲁兰多糖的硬脂酸修饰及其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孙娜;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理及根系蛋白组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水宾;小鼠早期胚胎发育机理的蛋白组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位淑梅;PeroxiredoxinⅢ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丽;CD73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刘一帆;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湖北日报;2009年
2 黎虹;华中科大建设国家纳米药物工程中心[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陈传武;华中科大建设国家纳米药物工程中心[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李斌;中国研制成功抗感染纳米药物[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林达;我国研制成功抗感染纳米药物[N];中华建筑报;2000年
6 唐江澎 伍西明;纳米药物治疗肿瘤技术明年用于临床[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张洁 陈熹 陈自才;药物研究的新高地[N];湖北日报;2004年
8 张继明;纳米药物新剂型崭露头角[N];医药导报;2002年
9 廖雅静;走向药物研发前沿的生物标记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刘璐璐;纳米药物靶向性治疗两年后将会广泛应用[N];经济参考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